《绿》教学反思

      《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第二课。这首诗歌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艾青运用文字魅力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的。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特点,我要通过朗读与想象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对绿的感觉,感受其独特表达。

      首先,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时,我先示范读,整体让学生感觉诗歌的美,再让学生自由读,分节读,借机让孩子们自己尝试读,读完又让其他孩子做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值得肯定,这不仅锻炼学生朗读能力,还有鉴赏、欣赏能力。之后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整体感受诗歌,因为前面做了朗读很好训练,孩子们很快进入诗歌意境谈感受,畅所欲言。

      其次,品读诗歌。怎样“品”?我带着学生们一节一节读,边读边品,边聊。同学们慢慢陶醉诗歌当中,发现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一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到处”一词,通过“到处”一词朗读,体现绿的多。再让学生读,感受“墨水瓶”的神奇。第二节,重点引导朗读时要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绿,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及朗顿时要注意停顿;第三节,让学生发现文字的特点,再引导如何读出相同部分在反复中读出变化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第四节,重点引导学生读出几个动词,体会绿的集中;第五节感受“绿”有节奏的动,体会所蕴含的生机、活力。

      在同学们整体感受品读完后,让学生找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奇特,学生们分别从不同小节里谈自己觉得奇特的地方,学生们谈的最深刻的地方是第三节,风、雨、水是没有颜色的,为什么诗人觉得他是绿色的。学生们谈完后,教师相机总结,慢慢品读诗歌,心中就会涌起多种感受。

      接着,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回味课文,最后老师点明诗歌不仅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一种感觉。最后,学习阅读链接,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回想整个教学流程,我扎实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学得轻松。但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欠缺生动。今后在课堂上我要多加语言训练,给学生多一些评价,语言多一些润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沙小学 吕雅丽 在学习诗歌之前,我先介绍了作者艾青,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有一个...
    蜗牛的旅行_03c8阅读 3,121评论 0 0
  • 白沙小学 吕雅丽 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熟读诗歌,然后开始品味诗歌,每一句都加...
    蜗牛的旅行_03c8阅读 2,395评论 0 0
  • 《绿》这是一首现代诗,运用文字的魅力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小草、田野等都是绿的,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
    向超丽阅读 223评论 0 0
  • 《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第二课。这首诗歌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艾青运用文字魅力...
    沉淀lyjy阅读 264评论 0 0
  • 今天讲了《绿》这首现代诗歌,觉得自己在教学上很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我比较想让他们理...
    孟家瑶小学张怡岚阅读 3,6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