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上帝化作一个老人前来点化他。
上帝问乞丐:“如果给你十万块,你想做什么?”乞丐说:“我会买辆车,这样我以后出去乞讨就方便多了,再远的地方都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继续问:“给你一千万呢?”乞丐听完两眼放光地说:“太好了,那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来,到那时,我就把我领地里的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上帝无奈的走了。
故事中的乞丐,面对机遇,始终改变不了一个乞丐思维,他想到的仅仅只是如何更好地为行乞制造条件,却从没想过抓住这个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不再行乞的命运。
这种遇到新的事物和问题,总是用以往的认知来判断和解决的思维,叫惯性思维。
经典学习方法论著作《学习之道》里指出,惯性思维又叫思维的定式效应(类似一叶障目)。在这种效应里,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人们很容易陷入这种错误的思考方式,因为经常会被直觉误导。
《学习之道》一书的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麦克马斯特大学全球数学学习拉蒙-卡哈尔杰出学者。
这本书一经出版即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的人秒变学霸体质,开启外挂模式。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乞丐一样,被这种惯性思维束缚了。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惯性思维,又如何摆脱这种思维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脑的思维模式。
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状态,一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即专注模式。另一种则是放松的休息状态,我们称其为‘发散模式。’
顾名思义,专注模式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事物上,这时专注模式开启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发出的光,打开开关。具有超强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了你关注的目标上。
当你放松注意力,思绪飘飞,天马行空时,发散思维就出现了。这种放状态下大脑各个不同地区会进行联机,进而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很多‘灵光乍现’就是这样来的。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呢?
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可以想象一下,类似于手电筒打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光柱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如果切换到发散模式,光柱会散开,光亮会降低,但能照亮的范围会更广。
一般情况下,专注模式有了初步的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会不断涌现。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这两种思维模式必不可少。
如果我们在开始时就用专注模式去处理新概念和陌生问题时,很容易故步自封,容易陷入定式效应,这时候就隔绝了更多的可能性。
想要找到不同以往的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不防先放松一下,切换到发散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解脱出来。给注意力放个假,但是别担心,它依然在后台悄悄运行着,然后冷不丁给你一个大惊喜哦!
从专注模式到发散模式,两者之间的转换有不少方法,《学习之道》里作者芭芭拉·奥克利给出了以下方法:
睡觉,运动,坐公交,听音乐,游戏,看电影,和朋友聊天,冥想,跳舞,洗澡等各种方法。
想在学习中取得卓越成效,想在解决问题时别出心裁,想要摆脱定向思维,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缺一不可,想要不断进步的你,赶快试试吧!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之道》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