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学习之道》的第三章。
学习即创造(来自托马斯 爱迪生不粘锅的启示)
1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从专注模式到发散模式的转换,常见的有散步,打个盹,去健身房,或者去做点占用大脑其他部分的事情:听音乐,做运动等.
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 格鲁伯提到一种3B方法:睡觉(BED) 洗澡(BATH) 坐公交(BUS),三者任一即可.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
书中写道:自制力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他们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别人都放弃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
有一个另外的技巧就是:重视倾听.
2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作工作记忆.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仓库.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时间,有个技巧叫作间隔重复.
3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睡眠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睡眠状态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
4 本章小结
A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B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C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D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信,上网或其他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E 主要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F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G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你: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了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5 这一章,带给我启发的有:
要懂得转换思路,不跟自己较劲.很多时候,我是一跟筋到底,明明很疲惫,还不肯放过自己.现在看来是很愚昧的做法.
适度的睡眠很重要,早起一小时胜过熬夜三小时.
要温故而知新.如果每天繁锁的事情太多,可以列计划清单,分时间段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