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9日开始,我就在参加教练型领导力的培训。这种培训分为三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认知、挑战与改变——与传统领导力提升模式类似。
现阶段我的主要收获来自于体验和认知上,第三阶段要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一、体验上
目前,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在团队讨论以及相关情景游戏中,我深刻体会到自己过往模式中有很多行不通的模式,这些模式让身边重要他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的这些模式主要是自以为是、爱表演、没有方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我深信,对于这些行不通的模式的觉察,对于之后的蜕变,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认知上
其实对于这堂课,我一开始也不理解课堂设计的初衷,过程中也有抵触,但此刻我依然选择继续并鼓励身边人参与,理由有三:
1.教练型领导力,在世界各地都开设,前人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 华仁基业。
2.自己的女朋友也在前期参与了培训,现在正在走第三阶段。过程中,我看到她的投入和改变。她的公司,现在已经可以在她不在的情况下,自运营,并产生业绩了。
3.我自己在参与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自己那些让自己难受,让身边人付出巨大代价的行为模式,也在课程中收到了相应惩罚,很沉重。这对我来说非常震撼,
这三个理由,促使我去继续体验这场培训。
除了体验在,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对于 角色、平衡以及创造有了新理解。
(一)角色
过往,我在环境中,要么迎合,要么抗拒,最近体会到,还有一种方式,叫做转变。
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角色,就像很多职场人说的那样—— 职业化 的转变。
但这里的转变是有方向的,会变化的,流动的,不拘泥。
最能概括这种理解的,还是我女朋友最近说的:
听话照做,不会被人当作傻子。
她有位朋友,人非常聪明,处事老练,但就是处处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不听她上司的建议,有时还和上司对着干,结果三年了,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她自己总结,要是好好听上司的建议,自己会过得更好。
生活中,保持独立性确实重要,但一味钻牛角尖,不听从前优秀人士的建议,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一定是巨大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在具体环境中,做相关的事,才是真正的智慧。
比如,我有位来访者刚入职一家公司半年就提出要离职,理由是公司环境压抑,自己处理不好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是在压力大,父母关系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优良的业绩的,所以针对这位来访者提出的理由,她的上司是不接受的。
她的上司直接告诉她,当下她所处的状态或者说困境,根本原因就是自己不去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
本质上是职业化不够,没有做好 员工 这个角色,没有适应 职场 ,同时也不接受他人建议的的表现。
这两句话过后,对方刷刷脸红了。
所以,听话照做,不会被人当作傻子。一味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只是在逃避问题的解决,延迟解决它的时间。
(二)平衡
1.每个人都会遇到平衡问题。平衡角色,平衡环境,平衡目标。
2.就像走钢丝,平衡的目的不在于停止不前,而在于往前走。
3.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一定会是痛苦的,至少是不舒服的。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比如减肥要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管理自我时间,提高自律性。
4.一切让自己获得短暂舒适的行动,都会让自己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比如减肥过程中胡吃海塞,目标肯定不能达到。考试过程中,天天想着去谈爱,成功的可能也不大。
(三)创造
我们课程的名称是 教练型领导力,机构对我们的称呼是 领袖。
这个称呼就意味着课程对学员的期待。
试问,一个真正的领袖是什么样的?
迷茫?自卑?等待他人给答案?整天抱怨?封闭?忽视家人?只有自己?没有爱心?不重视结果?敷衍?墨守陈规?
No!
我们理想的优秀领袖是这样的:
有方向的,坚定的,负责的,真诚的,勇敢的,有爱心的,有能量的,积极的,能感召他人和有影响力的,信守承诺,真诚,有力量,灵活的,尊重承诺和规则,但不拘泥规则和生活,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贡献社会。
所以,如果自己希望成为真正的领袖,当自己感到不舒适的时候,需要创造条件让自己舒适。当被既有框架束缚的时候,要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创造过程会不舒适,但结果是属于自己的。
以上,就是现阶段我在这堂课中的收获。
期待,改变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