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前住处整理东西,因为又要准备搬家了,胖子在里屋躺着休息,突然站在门口,像我比划手势,我摘下耳机,听到他问:你在哭吗? “没有呀” ,他噢了一声,似笑非笑的望着我说:怎么听到你啜泣的声音,是不是收拾整理东西的时候,触景伤情呀。
我白了他一眼,戴上耳机继续收拾,将音量调到最大,”California dreaming, on such a winter's day"脑海里浮现的是重庆森林里的片段,阿菲偷偷溜进633的房间里,帮他整理打扫房屋,换窗帘,床单,给金鱼换水...... 同样的动作,不同的心情。每搬一次住处,就会扔不少东西,并且一次比一次增长。曾经以为有些东西是必须的留着,丢弃了它等于丢掉了那部分的记忆,于自己而言,是一种背弃。最后连发黄的明信片,生锈的美工刀,破旧的布娃娃,从来没有穿过一次但却衣领泛黄的裙子等等这些东西,依然被我从城市的这个角落带到另一个角落,再辗转到另一个衣柜,却再也没打开过。到现在,该丢的差不多都丢了,大概是多活了几年,发现没有什么是不能忘记的,不是只有罐头才会过期,什么都可以过期。现在不用的东西,你想着也许过几年会用得上,事实上,除了多几层灰尘,增加你的行李负担,占用你大脑有限的记忆空间,并没被你发挥它该有的用处。on such a summer's day, 找房搬家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又一拨新的毕业生从象牙塔里刚出来,客观上又让涨了房租,特别是小区里面,邀上几个人一起合租,即使都是陌生人。跟朋友聊天说到这个现象,她忿忿的说:年轻人凑什么热闹嘛,刚出来又没几个工资,干嘛都往小区跑。突然想想我们刚毕业那会,好像消费观念真是不一样,到手的工资都是计划着计划着,从不超期消费,当然那时候信用卡也没现在这么普遍。为了能让自己心安,每个月留点余钱,牺牲一些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是常有的事情。就比如我弟来说,90后,即使身上没有钱,照样透支信用,想要的东西一件也不能少,然后攒钱下个月还,倒也过的洒脱。胖子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顾着自己活就行了。这种时代背景给我们带来的观念的差异,我不想过多的去想,讨论来讨论去都是没有意义的话题。不如撇开时代这个大帽子,说细一点,影响我们更多的是个人的性格和家庭的成长环境。Po一张窗台前的绿树,新买了一张电脑桌放在窗前,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绿叶,现在住的这个小区,树都长的出奇的好。
网购的烤箱架到现在还没到,特意选了个发货地在广州的,没想到竟然是从河南寄过来的,懵逼了,嚯嚯,周末有空的话,做个蛋糕请朋友们过来聚聚。也算是乔迁之喜吧。在这个城市居住的第六年,也许是人越来越懒,每次的相聚都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能让各自梳妆打扮好出现在各自的面前,或许也是不常见面感情渐渐变淡,孰是孰非,都有吧。
上上个月开的烘焙公众号,昨天微信君给了我原创保护的权益。关注的人数也是一天天上涨。一些不认识的陌生人会在后面留言给我鼓励支持加油,谢谢你们!也有人邀我写影评,虽然不管是做公众号还是写东西,在圈子里,我真的不算勤快努力的那个。现在住处搞定了,也收拾完了,买了好看的桌布和跟天空一样蓝的电脑桌。7月后半个月开始,慢慢去做自己想做的吧。写到这里,突然想感谢下胖子,对我的包容和不干涉,想做什么就去做。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生活在梦境中。在这种无限的自由维度里,也会庞大到找不到方向,所幸都在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