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78-12.2日志】
这是2019年7月9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整理术对比阅读:《怦然心动》+《断舍离》12.2 人与物品” 的学习日志。
1. 我今日的收获:
<断·舍·离>
##因为意识的变化带动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我们本身的气场的变化。
垃圾场(腐败)→ 仓库(停滞)→ 住所(新陈代谢)→ 自在空间(上升)
##与物品成为朋友
对物品精挑细选,和它成为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为朋友,使其物尽其用,并确保它的功能发挥至极致,直至其使用完。
<怦然心动>
##感恩物品
每个物品都有它自己的使命,但每个物品的使命不同,比如:有些物品的使命是它本身的价值、功能,有些物品的使命是让我们认识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就好。
每一件留下的物品,每一件我们常用的物品,我们都要对它尊重,为了珍惜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必须首先丢弃已经完成了使用的物品。
##与物品成为好朋友
慰问你的物品,与物品成为好朋友,每个物品的固定位置就是这个物品的家,所以每次用完后,请让它回家。
<整理术语录>
<怦然心动>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物品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后你就可以坦然面对它们,对其表示谢意,然后防守,这样才能算整理好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
2. 关于今日课,我对两本书的对比(任何方面):
『从物品的使命&价值角度』
<断·舍·离>是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角度出发,用的就是每个物品在创造它的时候的使用价值,最终让它物尽其用,直至用完为止。
<怦然心动>除了从物品的使用价值出发,还会从它的除了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出发,比如:它的价值就是告诉我们这类衣服不适合我穿等等。
『从理性&感性的角度』
<断·舍·离>更理性,所有的事物都遵照它本该有的形式在运转,极简。
<怦然心动>是从内心出发,遵从内心真正的感受,它是感性的,阳光的。
『从范围&数量上看』
因为两个选择的物品价值角度不同,因此<断·舍·离>较<怦然心动>在涉及的物品的范围上会小一些,自然数量也会少一些。
3. 我的反思与应用:
其实我是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环境中,之前只是一天天的“沉醉”于此,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的也就适应啦。但今天当我看到办公室一堆堆的办公文件、杂物……我就本能的皱眉,并且越看头越大,心也越烦躁。——我想这就是物品带给我的感受,之前这种感受我相信也是有的,只不过我们一来自己不知,另外一方面是这种感受已经藏在我的内心深处,且还不自知。
所以,还是收拾一下,改变一下环境,相信心情也会美美的,做事也会越来越顺畅。
4. 我的疑问(周六答疑):无
5.任何想说的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