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好累啊!”那我们今天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去探寻答案。
我们常常分不清楚“累”,到底是“身体累”还是“心累”。身体的累最多是疲惫,比如我们常运动的朋友就很有体会,一旦运动久了会肌肉会很酸胀,但是让自己休息几天就好了。
还有一种累就是我们的心累,而心累说明我们内心有“怨气”,当有了这个怨气不化掉的时候会一直堵在我们的胸口,会让我们特别难受。所以很多人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说“我心里不舒服”。
那我们为什么心里会不舒服?因为“求而不得则怨”。生活在我们要求爱人不要离开我们,离开了,我们是不是带有怨。我们要求老板升职加薪,老板没有升职反而我们不被重用,我们是不是有怨。我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听话,而稍微有点叛逆,成绩一直下滑,我们内心是不是有怨。
有了“怨”,就产生了“抱怨”。觉得我们是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见谁我们都想发泄我们的感受和情绪,见谁都想把我们的苦楚说出来求得他人的理解。
而经常抱怨是非,在乎对错会养成一种无意识的习惯,说多了不但不会让身边人理解我们,反而还觉得我们带给了他们负能量,从而越来越远离我们。
《大学》中所提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我们要学会时时刻刻学习并且修正自己,不去贪求外在的东西,明白我们原本具足重要性,自然就没有怨恨,对上不会抱怨天,对下不会看到谁就有怨言。
而“怨”又是如何形成的?在公司里,“他怎么干活这么慢,他怎么什么都不会?”在家庭中,“他怎么做得那么难吃,她怎么老是大呼小叫?”朋友相处中“她怎么那么小气,他怎么到处去借钱?”在邻里邻外 她怎么那么喜欢说人是非,他怎么那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当我们有这种想法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怨了,有怨瞬间就会觉得很累。而这种怨从何而来呢?从我们的分别上来的,分別人和分别事情。分别他人的性格分别做事情的不同,自己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我们看到不和乎我们的想法就觉得不正常。
《论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君子能包容跟他的认知不同的任何人和事,因为他明白每个人和事都有自己的不同认知和做法,觉得和谐才最重要,小人就只有自己固有的认知,凡是跟他的想法不同就觉得不正常自然也会看不惯。”
我们总觉得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于是跟他人有分歧时,我们就会捍卫我们的想法。生活中很多家庭因为意见不和而吵架,企业中因为某个方案而吵架,教育孩子因为太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而吵架...从而让自己的心变得无比的“累”。
“心累”也会带动了“身累”,一个人心累时,身体自然也会没有力气,整个人无精打采,变得消极,什么也不动做,从而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不停的轮回。
而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属性,我们允许他们的不同,甚至理解和包容。这个时候懂得“向内求”做到“里仁为美”,自己不断的成长,用仁爱和包容的心去相处。这个时候反而怨越少,我们的心是轻松自在的,做事情也是不知疲惫的。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让我们的心不累的途径就是“厚德载物”,就是我们的德行要像大地一样足够厚实才能承载万物。而如何才能厚实呢?就需要我们不停的“自强不息”让自己不断精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