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奈娜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但她却患有一种罕见的精神类疾病,会经常不由自主地发出类似打嗝的声音,在紧张的时候频率更高。
这使我想到了在这学期学到的抽动障碍症,这是一种病发于18岁之前的病症,它的症状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生肌肉抽动的一组疾病,这种病在5-10岁发病最为多见,10-12岁最为严重。在剧中,女主角就多次表现出来这种病症的特点,像不自主、突然发生、快速的、反复的、刻板的、打嗝,眨眼,清嗓子,张口,等等。
在剧中,她从小到大都会因为病症而受到他人的冷嘲热讽,说她乱叫、像狗叫声等等,因为无法控制住,所以她经常在课上发病,所以导致经常被老师责备批评,因为她的“出怪声”,导致老师无法正常授课,因此被好几所学校劝退,建议她去特殊儿童学校读书。
因为她被送到特殊学校读书,她的父亲也打算放弃了,但是她的母亲却对她十分有信心,坚持认为她是个正常人。
再之后她终于转学到一所新学校,校长在全校大会上鼓励她,并向她作保证:全校师生会像对待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对待她。给了她巨大的鼓舞,因为这几乎是她第一次受到的平等待遇。
再之后,她更加努力,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像这位校长一样的好老师,帮助和指引更多像她一样的学生。虽然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教育学、理学 双硕士学位,但求职5年多都被各个学校拒之门外,原因也是因为她这“打嗝”的声音,对方觉得会对正常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直到有一天,原来鼓励过她的校长所在的学校向她发出了聘请,去当一名老师。她欣喜若狂。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原因是全校最顽皮的班级没有授课老师,在实在招不到老师的情况下,校长只能孤注一掷,聘请她来当这个班的老师。
这些孩子调皮捣蛋,成绩极差,即将面临被退学的命运。在此危难之际,奈娜老师怀揣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先深入孩子的内心,以放纸飞机的方式教会孩子们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接着奈娜老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考试时,她和她的9F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令所有人刮目相看,每个9F班的孩子都变成了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的好孩子。
我认为之所以奈娜老师的教育取得了成功,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一名老师,还是一名心理学的实践者,在帮助她的学生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克服了自身抽动障碍症所带来的自卑,使得自己和学生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首先是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且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在电影中,奈娜老师不像其他老师那样以异样的眼光看待9F班的孩子,而是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充满了赏识和期待,这种信息逐步传递给了长期被人看不起的孩子,使他们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努力不让奈娜老师失望,最后奇迹发生了。
所以当老师和家长们对孩子怀有期待时,应该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和给予更多关注、赞许等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而孩子则会给老师和家长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和家长更大的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给予更多关注。如此循环往复,使孩子在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老师和家长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然后是南风效应,也叫做“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 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电影中,面对出格的孩子,气恼的奈娜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惩罚他们,而是从孩子顽劣的行为中发现他们需要被关注的愿望和善良的本质,用大爱包容、温暖这些孩子。
所以在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高压政策就能有好的效果,有温度的教育往往效果更好。
最后是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在电影中,面对课堂上唱rap捣乱的孩子,奈娜老师不仅没有制止他,反而跟着一起唱,孩子们发现这样没有用自己就不唱了;当孩子们拿奈娜老师的去留问题做赌注时,奈娜老师也没有禁止,而是自己也参加进去,还赢得了赌局,孩子们就没有再这样做了。
所以在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宜疏不宜堵,解开心结为上策。多和孩子聊聊,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