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你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所投影出来的世界。
我们总是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这个世界,科学家用美丽的公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哲学家用理念的思考去看待这个世界,艺术家用色彩的变换去看待这个世界,普通人呢,我家旁边的卖油条的舅舅的二姑姑的女儿家对面的洗衣店老板则是用利益的交换去看待这个世界,马克思韦伯提出了价值中立的观念,想把事实和价值分离开来,其实人们「对不同事实的选择性研究」和「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解读」就会掺杂自己的价值在内。
对他人的评判是不可避免的,价值中立也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评判方式大致有两种。
在心理学中,人们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就是一种评判。我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收集某个人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整合成我们对他们的综合评价,比如这个人是否有能力,主动还是被动,我们由此来决定我们对这些人的态度。
这样的评判是我们进化的需要,对我们而言有着极大的生存价值,因为这样的评判更多的使我们允许形成我们对他人的态度,从而可以采取选择性的行为。
在心理学中,还有另外一种评判,就是将人的行为进行延伸到其他方面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时候也是最可怕的一个方面),看到一个人的外显行为就想着去推测其内心状态。简单的来说,就是揣测别人做事的动机,然后根据自己对别人的揣测形成对别人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中,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态度,比如有人打了你一顿,如果我们归因到是为我们好,那么我们甚至还会感激;如果我们归因到这是别人在发泄情绪,那么我们会愤怒的抵抗。
叔本华说过:影响我们的,不是那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我们对它们的看法。
认知上,这些我们所做的归因往往都是基于我们本身的价值判断的。比如一个人救了溺水儿童,很多人出来评价这个行为,会很容易把此行为与动机结合起来,有人说他是为了救人,有的人说他是为了炒作,这样就轻易的把别人放在了评判的两个极点,哪个对呢?只有上帝他妈的才知道!而我们作为评判者,在我们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审美意识和自我标准之内,很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傲慢和对别人指指点点的快感之中。
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表面行为下面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
当一个人由于心理治疗而正在向真正的自己转变时,他的另一个独特倾向表现在他的选择、决定和价值判断的根源和出发点上。
他越来越感到评价的基点存在于自身内部,因而他逐渐不再寻求他人的赞可或否定,不再依赖他人提出的生活标准,也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
他认识到自己进行选择的基点在自身内部,唯一值得考虑的问题是:“我的生活方式能使我真正感到满意吗?能真正表现我自己吗?”我想,这一点对任何有创造性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身上的“戾气”从哪儿来的,正是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每一次负面评价中积累起来的,从未被自己转化的负能量中来的,戾气很重的人,一定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经常都做出负面评判的人。
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产生了任何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如果当时没有用言行表达出来,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某一个机缘而表达出来,无论是正面的看法,还是负面的看法。
所以,人在积极的心态和能量充足的状态之下,会把自己过去所有好的一面,充分表达出来。而人在负面情绪的时候,自己累积的所有未曾释放的负面评判,也充分爆发出来。
当我们拥有好的心情之时,其实是过去所有正向能量的累积。当我们爆发负面情绪的时候,参与爆炸的,也是我们过去积攒起来的未被释放的负面能量。
“评判”这种行为的真正意义,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人的负面情绪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从而做出的各种负面的评价中来的。
评判,就是情绪的源头。人之所以要评判,是因为我们内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标准,符合我们价值的,则做出正面的评价,不符合我们的价格标准的,则做负面评价。
好的评判为我们积累正向能量,负面的评判为我们积累负面能量,任何一次评判,都在暗地里滋养人生际遇的因果关系。
佛学说,一言一行都是业力,每一念都是业力,这种最频繁、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业力,正是每个人内心的,不动声色的各种评判,佛家把这个称之为:起心动念。
弗洛伊德说:“那些不曾被表达的情绪并没有死去,它们被活着埋进土里,注定在某一天要以更丑陋的面目爬出来。”
任何负面的评判,都是一粒负能量的种子,想要不去播下这些种子,就得去管理好自己的评判之心。
说实话,这实在是太难了……
人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活在评判里,要把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性去掉,无疑就是在登天。
有一种很深的体会,我们对别人有了怎样的评判,如果当时没有被自己面对面地表达出来,后来有了一个机缘,也许是与第三者谈论起这个人,当初未被表达的评判就会在这次谈话中被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背后说别人坏话”这种社会现象的由来。
当然,当初对别人的评价若是好的、积极正向的,同样也是未能面对面地表达出赞美或是感激,也同样会在后来的某一次谈话和行动中被表达出来。
这样的现象,似乎遵循的正是天地之间的能量法则,每一次评判都是一次能量的汇聚,如果当时没有被释放出去,它就会被存储在那里,直到因为某种机缘被释放出来为止。
我们常常把这种感觉称之为:“舒了一口气……”或是“出了一口气……”。
其实,无论是“舒了一口气”还是“出了一口气”都比攒在身体里要好。
所有的负面评判既然是负能量的来源,因而也是疾病的根源,能量需要的是流动起来,而不是积聚在那里,变成有机体产生变异的原因。
其实,人们这样的评判心带给人和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如果自己在大街上与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争执,在这种争吵中爆发出来的总体的负能量,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个人的什么言行所产生的,我们会把自己对整个社会曾经做出过的所有的负面评判,对自己遇见过的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所累积的负面评判,把这些负面评判所积攒起来的负能量,都向面前正在与自己发生争吵的人,爆发出来,演变成语言,甚至是行为上的暴力。
这种累积在身体里未被释放的负能量,正是我们经常说的“戾气”。
其实,夫妻之间的争吵也是如此,生气时说出口的话,正是平时自己做出的负面评判所累积出来的话,平时的负面情绪被压抑着累积在心里,埋藏在内心中的各种抱怨,会把争吵变成渲泄这些负面能量的出口,平时说不出来的话,会倾泄而出,隐藏在背后的负面评价越多,争吵也就更加的激烈。有时候夫妻之间的争吵反而会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负能量得到了恰到好处的释放,当然,“恰当好处”这种“度”,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把握,“度”本来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智慧。所以,最好的方式,肯定是各自去转化和释放自己身上的负面能量,而不是把彼此当做负面情绪的出口,内在平静、和谐的人,能量流动得十分畅通的人,心智通透的人,不做负面评判的人,才是真正成为在感情生活中温柔如水的人。
真正修行的人,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容易的,但是要真正管理好自己内心时刻都还在进行着的评判心,就特别的不容易,看来自己也正是在经历针对“评判心”的修炼,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感慨和体会。
感觉到管理“评判心”这件事,同样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
最高的肯定是不定义,不评判了;其次是能觉察到自己正在评判,那么立即就可以做到不评价了;再往下是评价已经产生了,首先得与之和解,然后赶紧用自己的认知去进行转换和消化;再往下一个层级,就是至少要做到不要把没有转化的负能量,爆发在别人身上,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亲人身上;再往下,肯定就是对自己的评判心毫无觉察了,任其肆意妄为。
感觉自己已经到了第二个层次,正在往不定义、不评判的境界精进。
下面这段文字是过去写的,算是一种当初领悟到了,但是还没有做到的认知,现在能够做到一些了,才对自己写的文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这也证明,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自己写的……”,一切荣耀都归于天地。
“事实上,要等到多年以后,我们才能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所以遇见什么人,遇上什么事,不要急着去贴上标签,放它们从自己身边过去,也放自己过去。人们对于正在发生事情的解读,往往在当时只能看见事物的一个面,所以基本上都是偏见。若是有机会再回过头过去看看,无论当时有怎样高明的解读,其实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