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关于反思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记录。没人能一次就把问题想明白。多数人,尤其是刚开始反思的人都需要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才会有一点点地进步。所以这个时候记录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清晰地记得自己所想过的每一个细节,也就自然不会知道应该如何修正。只有记录下来了,我们才有机会回顾,并知道自己到底在那些细节上犯了错误。在这个反复打磨,反复修正的过程中,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也被逐渐锻炼了出来。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式,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人,不仅做不成任何有意义的事情,还常常成为定时炸弹一样的东西,早晚毁掉他们触碰到的一切,不管是人还是物。然而,如何才能控制情绪呢?观察和研究一致表明:控制情绪,和控制时间一样,几乎是徒劳的。 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有这巨大的差异。前者只能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更生气,后者却因为元认知能力被激活而可以做到把注意力转到“我为什么很生气”,乃至于找到很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能解决就去动手解决,不能解决的话,也好想的开:既然解决不了,生气也没有用……于是,每一次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一次元认知能力获得锻炼的重大机会。每个人都一样,最终会发现,反思最多的,肯定是被情绪所左右之后的行为和决定。不过,其实用不着多少次,元认知能力的适时激活就会成为习惯,而所谓的冷静,只不过是这个习惯自然而然的结果。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记录是锻炼反思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记录下来才能看到自己的思考路径,不断的练习,看到自己的思考路径,就是在练习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真正能够做好情绪管理的人,也是运用了元认知能力的方法。看见自己的情绪,并且觉察到自己此时此刻正在有这样的情绪,找到有情绪的原因,最后才能坦然的面对这种情绪。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就能够激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并养成习惯。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曾经有一次我和老公生气了,原因是我认为他白天在家休息就知道刷手机,没有做什么正经事儿。结果晚上我们陪孩子上完英语课之后,回到家已经快八点半了。剩下的时间应该是属于我们三个人的亲子陪伴时间,可是这时候我却看到他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准备工作,说自己还有一张表格没有填。我以为这张表格10分钟就能搞定,不会用太久的时间,可是没有想到,他一直从8:30工作到了10点。显然陪伴孩子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孩子第2天还要上学,需要早睡。这让我感到非常的生气,我就想为什么你白天休息不把工作做完呢?非得放到晚上。本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很宝贵,还要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去工作,真是太郁闷了,一点都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于是气得我不想和他多说一句话。事后冷静下来我就在想当时我为什么这么生气呢?那是因为我渴望被关注,渴望有更多的陪伴,不仅仅是孩子。下次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会首先告诉自己,我生气了,我能够看见我的生气,我知道我为什么生气,我要勇敢的去面对我的生气,我可以和他表达出来。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目标:运用反思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行动: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反思日记。可以围绕:
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会那么想?
如果不那么想,我还可以怎么想?
如果这样想,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