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这样,默默关注着彼此的朋友圈,却从来没有真正联系过。
郭小正是一个瘦瘦小小,阴柔之气很重的男生。他喜欢走路迈着猫步,说话也是细声细语。但这股娘劲,好像是从他的骨子里透出来的,让人怎样也讨厌不起来。班里人给他起名为:倩倩。不过据他后来反应,自己非常讨厌这个名字。而我总是组长组长的叫着他,一直叫了好多年。
高一刚开始,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聚集在同一个班级,并不熟悉。老师把我们分组。我记得他很娘的跑到我身后,淡定的坐下,引来阵阵笑声。就这样,他成为了我后座的男生,也是我们小组的组长。当时的我很幼稚,肉肉的,矮矮的,虽然已经高一,但有着低于同年级女生的认知范围。 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哭大闹,也经常毫不留情面的,转过身去,让后座正在窃窃私语的他“闭嘴”。原因很简单,就是学习不想被打扰。郭小正刚开始对我的存在完全无感,后来就变的特别讨厌我。这股怨气一直积累着,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幼稚的对我说:“卧槽,你烦不烦!我最讨厌你这样的女生了”。有点玻璃心的我,听到这样的话,倔强的转过身去,哭了起来。我们的关系也从什么都不是变成了什么都是错。当时班级的女孩子很少,班主任像疼爱女儿一样关心着女同学的日常。看着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郭小正有点慌了。可能是他怕被老师惩罚,就从后面拽着我的衣服,不耐烦的弄着有点卷的短发,说:“ 哎呀你别哭了。”之后的事情,我也没有了印象,只记得我总是拿这件事来要挟他做事情,而他对我的态度也慢慢的转变了。我们慢慢熟悉,变成了好朋友。那时候的男生总是特别的奇怪,喜欢给女孩子们起各种外号。他也给我起过很多外号,比如小胖,比如说墩儿。这对一个青春期的女孩来说,伤害多大啊。但是他总是毫不在意,很贱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叫着墩儿,墩儿。叫到了高二。
记得当时的他有个女朋友,是我们楼下7班的一个女孩子。我一直很好奇, 到底是多么彪悍的女孩子,才跟这样娘的男生相配。直到有一天,在校园里,我看到他迈着独有的小猫步,手里捧着两个热水杯,娇羞的走在女朋友的旁边,我突然有点看好他们这个男弱女强的组合了。准确地说,是我年幼的三观被刷新了。
到了高二文理分班,抱着文科比较简单的想法,我们同时报了文科。高一考试成绩公布,很幸运的,我们都考的不差,被再次分到了同一个班级。 日子还是照样过,他下课有时候,还会来找我叨逼叨,继续不要脸的打扰我的正常生活。我也会拿着书,毫不留情的赶走很贱的他。他总是嗷嗷叫着,就跑开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轮到我来做值日,擦窗台。 班里还没开始上课,放着有点吵闹的音乐,刚洗完澡但是因为打扫卫生,出了一身汗的我,有点烦躁。他坐在窗户里面的位子,准备开始晚自习。隔着窗户,他扭过头,眼里含着泪,看着我说:墩儿,我失恋了。 我很了解他,他是个很痴情的人。但是丝毫没有情感经历的我,实在想不出怎么安慰他。仔细想了半天,我默默在他桌上放了一颗棒棒糖,希望他不要难过。现在想想,当时给棒棒糖的我,脑子可能是被驴踢了。他对着我和那个棒棒糖,摆出了史上最虚伪的笑容。果不其然,第二天,心情很糟糕的他,就请假回家了,那颗棒棒糖也被留在桌子上,几天之后便神秘消失了。
再次返校的时候,他又像以前一样,踏着小猫步,回来了。他看到我关切的眼神,说:墩儿,我没事儿。我看着他有些红肿的眼睛,点点头,居然相信了这个男孩的谎言。然后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失恋的影子在他的身上慢慢的淡去。他恢复了从前狗模狗样,与世无争的状态。不同的是,他不再是高一时候弄哭我的那个小男孩,而是变成了会在我受欺负之后,大声的咒骂:卧槽 的小娘炮。相处的时间越长,我慢慢发现他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写作极好。平时超级不正经的他,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才看起来人模人样。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我看来,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和才气。
简单而单纯的又过了不知道多久,他突然跑来,告诉我: 墩儿,我要转学了,跟爸妈去广东的学校上学。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有点难过,不知所措,但他却对于即将到来新生活,却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我低下头,眼泪就在眼眶打转,但自尊心作祟的我,不想被别人发现。于是我便假装写着笔记,说:好吧,挺好的,快走开! 没有抬头看他。 那天晚自习,烦躁的我无心写作业,用了整个晚上的时间, 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并且嘱咐他回家再看。他开心的收下,给了我一封长长的信作为离别礼物,就收拾行李离开了。
少了一个好朋友的日子,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受。更多熟悉的朋友,让我开始不再想念这个会迈猫步的男生了。时间毫无痕迹的飞逝着,高二在吵吵闹闹中结束了。我跟父母商量之后,打算出国留学。于是很快的,我便辍学,开始了雅思学习的苦逼生活,而他已经在准备高考备考,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断了联系。
多年之后,我找到了他的微信。跟他聊起了当时的生活。那是凌晨的一点多,我发了微信给他。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复。他说:我跟女朋友异地恋吵架了,正难过着睡不着觉。 他又说:好巧,墩儿,平常这个时间,我肯定睡觉了,看不到你的微信。我对着手机屏幕,笑了笑,真的很巧,以前那个哭着跟我说他分手了的男孩,现在也变成了半夜因为感情惆怅的男人了。我们说起了以前的种种,他还是没变,总是把感情放在心里很重要的位置。而我却变了很多。
我开始学着化起妆来,穿着有些欧美范的衣服,个子也长高了很多,只是身材依旧没变,还是肉肉的。他说:以前的你,话很少,可幼稚;现在话变多了变贫了。 他接着说:当时我坐在你后面,小女生们都开始穿起了内衣,就你还穿着黄色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小背心,很特别,也很幼稚!我回复了几个省略号,心里默默骂着:真不要脸。 他打字很慢,但还是滔滔不绝的说:我一直以为你去英国会考牛津剑桥,读一个特别高大上听起来拽拽的不解释一下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然后读啊读啊读到博。可是现在墩儿打算演话剧了。我静静地听着他讲着这些年变化的我们。
又等了他十分钟,我的眼睛已经快在等待中闭上了。他回复了我长长的一段话,说:我其实特别感谢你,因为我离开的时候,你给我一个盒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黄色便利贴,那些便利贴一直贴在我的书柜上,现在也是,虽然因为时间久,胶水不粘,掉了。上面有一大堆话,少吸烟啊,读书啊,还有我记得最深的一个:倩倩,别在为情所困了。 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深的激励着我。所以谢谢你。
看到这段话,我竟一时不知道回复一些什么。是啊,我们都该谢谢那段青春。他现在有点胖了,我也慢慢成熟了,我们仿佛都向着不同的方向努力着,多年的未联系,让我们错失了彼此太多的时光。我们都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经历。 但是那段单纯青涩的记忆,那个被称为友情的东西,一直都在彼此的心头。他保留着我给他的便利贴,而我保留着他给我留下的信。这么多年,没有联系,却一直互相思念着。也许我们思念的不是彼此,而是当时的我们和那些有点傻却太珍贵的记忆。
看着时钟已经过了凌晨3点,困意让我忍不住说:组长,我不行了忍不住了,我要去睡觉了! 他回复我:其实他妈早就忍不住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