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三个多月的面试终于结束了,是时候对自己的面试经历做一下总结了。在17学堂里收听过上古学霸的面试经验,我想把自己的经历也分享给准备面试的同学,希望能帮助其他同学,把我的经验作为参考,顺利通过考试。
其实,面试完的当天我就总结了一篇,今天打算重新整理一下。为了这个面试,我准备了3个多月,时间战线有点长。之所以预留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性格不是那种爆发力特别强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一种不熟悉的内容。准备时间长或短其实各有利弊,时间长能够准备的更充分,面面俱到,对考试所需技能的思考会有积累的作用,偶尔也会灵光一现。但对于自身心理也是一种煎熬,我这段时间一直提心吊胆的,会一直想着这件事。其实,我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不就是个教师证吗,小case,假装很轻松,好像这是很简单的事。但事实是并非如此。面试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这三个月中,我并不能保证每天都看书、为考试准备。事实上,前一个半月,我基本没什么实质的进展。9月初,我在某宝买了一些面试相关资料,有教材梳理、结构化等资料,有一些培训机构的视频,虽然课程很多,举了很多例子,也教考生怎么组织、怎么完成一节课的讲授,但我看起来完全没有头绪,抓不到自己要把握的重点。所以9月基本没怎么准备。10月把结构化所有类型总结了一遍。六大类型写满了一本32开的练习本。10月底,我又买了另一家的视频。这次是一些同学面试试讲的录制视频。我以为这样会好一点。但问题又来了。和那个视频一样,格式是加密的,需要用专门的软件。但是我每天上班很早就离开家上班,晚上到九点半或者十点以后宝贝睡着才有一点时间。那些视频也完全没有章法和顺序,曾经一度让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看完,而且看的过程依然没什么收获。
然后,我又回到17学堂,听科科老师的面试经验、听学霸们的经验。
得到以下几条:
1.开始写教案的时候要先写逐字稿。
2.明确考试动机。
3.以考官的立场思考,面试的这位同学适不适合、能不能当老师。是否满足做一名教师的资格。
4.结识一些共同考试的考友。
5.一定要非常熟悉教材。将教材分类,每一类准备一个模板。
得到这样的一些经验,我开始有意识的从这几方面准备。
先说考试动机。
做一件事要有目的,最好有强烈的愿望。在教师证考试这件事上,我的动机相比别的同学可能没有那么强烈。我目前有工作,而且还算满意,除了路途较远,工资没那么高以外,其他都很好。之所以考教师是因为老公希望我当老师,还有就是寒暑假可以陪孩子。我本身对于当老师有一点担心,怕咽炎会更严重说不出话。
尽管我没有强烈的愿望想当老师,但我个人是非常有责任感的,我也很喜欢教师职业。而且我非常喜欢读书学习,这些都是成为老师的有利条件。
在考试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当老师。一定要明确自己为什么想当老师,说服自己,赋予一个对自己比较重要的意义,那么学习和考试的动力就会高。反之,很容易得过且过,不准备不练习,结果就是不通过。
如何写教案
开始的时候,我是不知道怎么去讲的。拿到一页教材,不知道怎么开展,说什么话。我就找之前购买的机构的试讲示范,把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一遍。写下来大概3500字左右。然后拿着她的示范稿子,自己在镜子前面练习。这个主要是找感觉。找感觉可以帮助我进入这种角色。在这个过程后,我就开始按照试讲的五个步骤自己练习写教案了。也是写逐字稿。写了几篇吧。但没有当时就练习,而是晚上回家10点以后才拿出来自己试讲一遍。我因为工作,带孩子等原因,时间不充足,有条件的同学,能做到像考试一样,当时写完当时就练习最好。写逐字稿的好处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为一句话想要表达清晰、流利也是需要多练习的。逐字稿写了几篇后,我就开始练习简稿并且练习试讲了。在这个过程中,练习是最重要的。北京地区准备简稿是20分钟,平时也要训练自己快速写完一篇教案,是简案。除了试讲,结构化也是每天需要抽出时间来练习的。
理解教材,抓住重难点
我考的是小学数学。小学阶段一共是12本教材。之前听别人的建议是需要买教材,但我觉得不需要买纸质的,因为贵且需要空间。电子版即可。我就是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看的这12本教材。有人说重点看3-5年级。其实没有重点,每一本每一篇都有可能考到。所以都要看一遍。不仅要看一遍,还要知道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在讲课的时候,要重点讲这部分。
对于教材分类,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我准备小数,教材给我的感觉是知识点很零碎,总结不出来一个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模板。一课一练时间上又来不及。所以只是对流程和时间有一个把握,试讲还是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完成。
结识考友
我非常想认识一些考友。在10月初的时候也加过教师考试的群,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正在准备笔试、而且大部分是还在上学的学生。于是我就放弃了,决定自己看,自己准备了。找考友一定是有帮助的,但实在找不到也没有必要太浪费时间精力在这方面。
评分标准
每个学段对应的项目和分值不同,比如小学阶段在教学实施、言语表达和思维品质方面占的比重较大,占了一半。所以准备也要有所重点。
面试过程
面试当天,我从SY赶到西四环的XX大学育新学校。候考时间是7点20分。一起准备面试的同学有从大兴、通州、房山等地方赶来的,他们说4点30就起床了。这次幸亏有老公开车送我,不然可能我都过不来,因为即使早班车也来不及。
面试流程和考试说的类似。只是我没想到时间这么紧张,抽完题目,20分钟简稿后,马上就面试了,没有一个等待的时间。也可能是我的号码太靠前了,我是5号。
面试经过真是不堪回首。我认为我的面试是比较失败的。首先,结构化面试,第一道题我就是完全临场发挥,之前总结的各种类型的模板,在考试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了。因为第一道题没有准备好,影响了第二道题的发挥,第二道题也是上来就答,完全没有考虑就回答了,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没有条理,而且答的非常不完整,太随意了,不符合结构化的要求。
回想这个过程,还是太着急了,并且因为着急显得过于紧张,最终影响了发挥,自己估计这次可能不会通过了。结构化如果吸取这次的教训就是:一定不要太着急,回答之前想一想,这是什么类型的,怎么回答,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考虑清楚再说。
再说试讲。试讲相对结构化来说稍微好一些。虽然在拿到试题的时候,很慌张,不知道怎么来讲,但很快也找到了思路。在试讲过程中,因为紧张,对于写出来的试讲稿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发挥。在一些问题转换、提问的过程做的不太好,即使写在了纸上,还是忘记说。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试讲准备的不够充分,练习的不够多。
其次,在试讲快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自己承认漏掉了一个知识点,这肯定是扣分的,下次再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出了考场之后,遇到一个监考教师,问我:第一次面试吧,我说是,然后他说:没事,再考。我就知道了,这次没戏了。
最后,想提醒一下,这次考试之前,自己确实没有把握,很悬的感觉,就是一种运气好就能过,不好就不过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考试非常不利,但好的心态来源于自信心,来源于对教材的把握,实际上我不是对于教材没把握,就是缺乏练习。下次,一定多加练习,才能够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面试。
另外,在面试结束后,心里还有点放不下,要让自己摆脱这种心态,快速调整,这次不通过就再考。不要影响以后的生活、工作和休闲。
附上我的结构化试题和抽到的试讲题目:
1.你是新教师,有老教师对你说要对学生严厉,你怎么看?
2.有个学生钱包丢了,家长却说是你没教育好,你怎么办?
试讲:认识9和10
总结:
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想感谢我的老公和父母的支持。老公在我准备试讲稿的时候给我提了很好的建议。他告诉我你想讲的东西一定是你自己想的,而不是背别人的,要思考准备你自己的。这个非常重要。别人的东西再好,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不能变成自己的,一样不会在考试中有任何帮助。我的爸妈也主动跟我说:孩子我帮你照看,你就安心准备考试。虽然我并没有把孩子交给爸妈,但他们的支持依然让我感动。
通过考教师证这件事,我也获得了成长。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可能更要考虑家庭,而不能只凭个人喜好做事了。虽然这次面试结果并不好,但就像那位老师说的,再考。反应我已经考过很多次了,我会越挫越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