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到知识的源头,风景这边独好

在一个读书群里,一个好朋友发了一个摘录,我怎么看怎么不对味道: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变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都读,你必须读能操纵你能力的书。

于是我就到网上搜索这段话的几个关键字,于是追本溯源找到这段话的出处:《如何阅读一本书》,原话是这样的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类,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成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朋友其实是很用功的,她没有完全引述原文,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样更有利于知识内化到她内心。但在关键位置,她漏了两个字:超越

所以愚笨如我,怎么看,怎么看不懂。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学习知识有时候需要追本溯源

古典对这方面阐述的特别细致:




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知识源头,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 这里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当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一手知识是一些正在被研究、思考和验证的新鲜的思考,可能在这些研究者的脑子里、笔记本上,还未完成后续加工,但是新鲜热辣。另外一些思考被系统化表现出来,就成为了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手知识是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的资料,比如维基百科、一些讲述底层逻辑的书如《国富论》;还有一些比较中性的行业调查报告;还有系统整理后的各行业的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需要被很低的认知资源理解,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同时也会加入一些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了200万的?)或者是情绪因素(看懂了这个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但是要灌输无数的浓烈的鸡精。比如本文(哈哈)




三四手知识没错,有它的优点,受众面大,传播效率很高,门槛不高,是大众有机会发现源头的重要手段。重点是你作为读者的追求——你喝到了第三四手知识,是否有向源头走近的追求?




得到专栏最早一批说书人,成甲,在谈到他的读书方法的时候,曾经提到过




1. 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2. 询问和查找重要结论的原始出处




3. 构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和生活里




今天说的重点就是第二点

比如,你可能接触过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大多数人就是记住了这个结论。然而,你去深入研究这个知识的出处,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来自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训练的研究结果。当你知道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性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看完一篇文章,频频点头认可,但是生活照旧,那么你不配说自己拥有了这个知识。

你只有把知识用在改变你的行动上,才算真正拥有这个知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真正地主动践行, 而不只是看完就算了。

你可能会觉得,如果这么学习的话,会不会太耗时间,效率太低了?我还有那么多新知识、文章要看呢。

很多知识传播的大咖,成甲,叶武滨,古典,李笑来,都强调很朴素的一点: 

以慢为快

高效学习的秘诀就是,花慢功夫在真问题上 。

重点在真问题上,对待真问题,要追本溯源,领悟原创知识当时当地的情景。才能在使用和践行过程中减少偏误。

什么是真问题,一本书,一篇文章,有重点,有难点,我的洞见是,关键在于难点

重点如果你很好理解,其实早就是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没有多大的进步,

而难点,是你理解不了,恍恍惚惚的部分,这个时候,就要“扎硬寨,打呆仗”,死磕自己,彻底弄懂为止。

《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说过: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回到开始的话题,为什么知识要追本溯源

越是转手多的知识,三手知识,四手知识,越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作者好心添加了很多让人用以理解的案例,以及自己结合自己个体的情景得出的感觉,但越是这样,越是谬种流传。就好像本文开头的那个例子。如果不细加思索,恰好走到了作者原意的反面。

现在我就要介绍宁向东老师在管理课上讲的一个大家耳熟能详,也是我以前特意推荐给大家的一个很好用的管理工具,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谬误。

这个管理工具是订计划的SMART原则

看看宁向东老师的原文(为了节省你的阅读时间,也为了尊重宁老师的知识产权,我删减了一些,但剩下的都是原文):

好的目标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者和咨询专家们总结出了一个聪明原则,也就是“SMART原则”。SMART,英文就是聪明的意思。SMART有五个字母,每个字母,都是一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目标管理的这个聪明原则认为,好的目标应该满足这五个单词所具有的特征。

聪明原则就是说:好的目标一定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结果导向的,以及有时效性的”。(如需了解详细内容,可以看本文末尾的附录)现在,这个叫SMART原则的东西太流行了,以至于一提到目标管理,大家就会想到这个原则。对于很多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好像知道了SMART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去设定业绩目标,就是好的目标管理了。

坦率地说,我最初接触SMART原则的时候,也觉得它总结得很有道理,但从事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这些原则总是有什么地方不对。比如,好目标应该是结果导向,要连接最后的结果。我觉得,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任何目标,其实都是通向最终结果的,只要能够称得上是目标的,你说哪一个目标没有结果导向呢?所以,今天我要和你分享一个自己的看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勇于对一些管理原则、管理方法提出质疑。比如,今天讲的这个SMART原则,它是有道理的。但会不会是为了凑这五条,为了拼出一个SMART的单词出来,把一些不能相提并论的东西放在一起了?讲到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就是要勇于怀疑。怀疑错了,没有关系。只要你记得胡适先生那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自己对SMART原则就产生了怀疑。怀疑之后,我做的事情就是重新阅读目标管理的经典著作。比如,我阅读了德鲁克的原著《管理的实践》,德鲁克是“目标管理”这个概念的鼻祖,尽管在德鲁克之后,也有其他学者有深入的论述,但毕竟是德鲁克第一个提出了这个概念。【注意:知识的源头】所以,我要去看看德鲁克怎么说。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德鲁克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每位经理人必须自行发展和设定单位的目标。当然,高层管理者需要保留对目标的同意权,但发展这些目标是经理人的职责所在。在另外一处,关于经理人参与业绩目标设定的时候,德鲁克又说:经理人只有参与感还不够,他必须负起真正的责任。

当你看了我转引的德鲁克的话,你大约能够理解目标管理,如果仅仅理解到SMART原则,够吗?德鲁克说了,靠压力进行管理,压力消失之后的三周,事情将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题外插话:我们养成一个习惯,一旦放松,也是三个月回复“猿样”】所以,目标管理的本质,不是上级定目标,你来执行,然后,上级考核你。而是上级和你一起来理解公司的目标,一起来制定你的业绩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主角,然后你来努力。如果你想要超越目标,上级应该说,OK!我是你老大,我来帮你。

以上内容,就是我在产生怀疑的时候,重新翻看《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时,所感受到的。我重读德鲁克,并没有否定掉SMART原则,但是,怀疑却让我看到了新的风景。

以上转述有点长,我希望你能认真读下来,都是真知灼见。

感谢你耐心看到这里,为你的捧场点赞,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始,我这个朋友其实是无心之失,但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读误会误吸收。更有很多不良的圈粉者,各种夹带私货,指鹿为马,无良包装知识甜品,供奉在我们面前,其实都是知识砒霜。

所以,我们在发现一个感到震撼的知识或者技能套路的时候,先不要盲信或者盲从,试着去探索一下这知识或者套路的知识源头,考察一下前辈当年实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场景是否适合你,如果适合,放心践行,如果不适合,是不是有变通的办法让你用了之后更加强大。

欢迎你和我一起践行,一起勇敢的追溯知识的源头

与我同行,希望我们都很快乐!




这两天很多同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热评,让我受益匪浅,是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知识源头的重要性,让我又想到2点

1、有些领导拿着鸡毛当令箭,很大程度上是不去认真确认信息就转述成了命令,这种命令,大多是有问题的,这让我想起伟大的李鸿章,“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就是本来明白事理的慈禧,因为自身地位问题,心智出了问题,道听途说,没有追溯信息的源头,而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定。

2、(未完待续)


附录:SMART原则

      S:(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Measurable) 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

  A:(Attainable) 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

  R:(Relevant)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

  T:(Time bound) 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