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从算了开始。很多人因为这句话产生了共鸣,觉得它代表了自己的情绪日常。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你有多久没有崩溃过了?你有多久没有表达自己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有着许多意难平的时刻。
打扮得漂漂亮亮,想要准时下班去庆祝生日,却被一条新需求的信息拖着加班到凌晨;周末难得的休息,想舒舒服服睡觉,却被领导急call处理问题;北上广深工作,生病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等等......
就连哭,都要选时间看场合,连崩溃都要谈条件。
有人说,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学会坚强,时刻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成熟的人,不会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认识那么一个“不会崩溃”的人,她是我的领导,典型的“女强人”。
在我们的眼里,她一直是个情绪非常稳定的人。项目再难再辛苦,也没见她和我们这样,结束工作就一副没了半条命的样子。
除了那天,大领导临时告知即将完成的项目突然被撤资,大家可以把手头上的工作暂停掉。在她准备张口说话时,大领导安慰她说:“没事,辛苦了。”
她突然就崩了,像晒干了的树叶,被人一脚踩下来,抽泣声清脆地响澈了整个办公室。
好像,真的没有人可以逃过崩溃。
崩溃是一种表达,不藏起来是坦荡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情绪是可以倾诉的。
其实也像是在向外发出信号,让别人知道此时的自己处于何种状态。
现代社会,节奏飞起,每个成年人都背着巨大的压力在前行。生活中难免遇到情绪和理智都彻底失控的时刻,有人选择藏着,有人选择直面。
成年人的崩溃,到底要不要藏起来?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探讨作为成年人应该如何面对崩溃的情绪,如何释放崩溃的情绪。
很多时候,想找人倾诉一下,但是翻遍通讯录却不知道该去找谁,想要嚎啕大哭又怕被人当作笑话来谈论,唯有把情绪藏着憋着,自己消化。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奶奶去世时。她很伤心而且不理解,为什么爸爸和其他大人都若无其事,该吃吃该喝喝还攀比各自的成就。
后来,在爸爸的大哥从国外赶回来那刻,几兄妹的痛才得以抒发,抱着大哭了起来。
才知道,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
大人们,也会痛。
情绪的发泄好像需要一个契机,所谓理智尚存的时候你不敢崩,洪水滔天的时候你崩不住。
其实崩溃的反义词不是隐忍和控制,而是强大。所以并不是只有把崩溃藏起来才是强大,相反坦然去面对自己的崩溃,释放自己不好的情绪,也能重拾新的自己,重新负重前行。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有时候真的很难。
成年人的崩溃看似很突然,但实则都是一根一根的稻草慢慢累积的。藏与不藏,都是你的权力,问自己就好。但总会有人理解你的崩溃,所以我们也可以向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