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有一个和女儿一起长大的小姑娘,和女儿年纪相仿,也上五年级了。我至今还记得她坐在小推车里的小模样,头上别着花卡子,蛮乖巧的样子。我暂且叫她妞妞吧。妞妞上幼儿园以前跟着爷爷奶奶,上幼儿园之后就回到了父母身边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和她的见面玩耍仅限于每一年的寒暑假,各位奶奶带着自家孙女在院子里晒太阳做游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妞妞奶奶逢人便说这孙女有多么多皮,多么多么难以管教,在家里面怎么上蹿下跳惹得鸡飞蛋打,我们听听也就算了,妞妞在一旁看似旁若无人的自己继续和小伙伴们玩的带劲,心里估计已然是一万个白眼翻向奶奶。
几个假期过去,孩子都蹿起了个子,小豆子们长成了小苗苗,在一起玩的时间虽然更少了,也多少能看出孩子们的性格。妞妞在几个女孩子中间明显外向很多,胆子大主意也大,游戏起来基本上是“御姐”的角色,孩子们都听她的,很有孩子王的气场。然而在奶奶的嘴里,她依然是个让人头疼的娃娃,不写作业光玩手机,不爱学习不讲卫生不懂礼貌……总之各种不是,她一回来全家就乱了套,把老头子气的住院,老太太更是忙了老的忙小的……我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和六十几岁的奶奶,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许多年她们之间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你越说我不好,我就不好给你看!
记得卢勤姐姐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太清了,意思是说孩子就是这样,你说他聪明,他就聪明给你看;你说他笨,他就笨给你看。妞妞奶奶心里面是多么希望孩子懂事听话呀,可是她可能真的不知道正是她这种说话的方式正在一点点的摧毁孩子的自信心,伤害她的自尊心,一点点的把她推向“我就这样,爱咋咋地”的境地,把一棵可以长成栋梁的好苗苗拧成了一棵歪脖树。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营养的,温和坚定的引导鼓励和无休止的唠叨抱怨哪个更有效其实是一道答案清晰的选择题,但作为家长,我们在情绪来袭时做对了几次?作为孩子身边最主要的能量场,我们究竟发挥了多少积极的作用?希望孩子什么样,先问问自己做到了多少……每一个陪伴孩子的大人,都该借由孩子的眼睛看到自己,用最合适的方式修剪自己,呵护身边的小苗幸福茁壮地长高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