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一·读《在酒楼上》
依稀记得,在《觉醒年代》这一影视作品中。李大钊先生与陈独秀先生曾经一同讨论,李大钊提出了一种“闹钟炸弹论”。意思是说,社会需要如李大钊一般的“闹钟”,不断地去发出响声,去唤醒众人,直到让所有的民众都因此觉醒。而本书的吕纬甫,便是这其中最难吵醒的人了。正如一句至理名言“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没错,他是一个装睡的人。
文中写道“——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他看到了国家的不幸,民众的堕落,但他在觉醒之后,却悄然睡去,曾经热血满腔的少年郎却变成了一位清醒的颓唐、麻木的封建者。
他回乡迁坟,坟内空无一物,但他却仍去迁,做这种没有任何意义,不会改变任何的事。在最后支付账单时,他却甩头不顾,吸着烟。古怪荒诞,或许是为了那放不下的面子,或许是为了一句对母亲的承诺,就去做了。营造出了矛盾,既非慷慨,又非小气,而且在吃荞麦粉时,明明自己吃不了,却仍要为了让阿顺开心而硬吃,导致自己吃不下去。而这些,却也更加展现了他清醒的麻木,因为他明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毫无益处,却仍要守着内心深处一种放不下的固执,亦或者只是“”。再到后文写到的,他仍然给人家教“子曰诗云”。在作者询问后,也只是回答“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 只要随随便便,……”问及以后,也只回答“以后? ——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可见他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期待,失去了往日的梦想。
但回顾历史,古往今来,甚至现在,这些人物,不在少数,一把把刺向敌人的尖刀却是指向了今后的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文及至此,不禁令人汗毛耸立。若今后,成不了鲁迅,便就会成为吕纬甫。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前进,做不了拉车人,就会被它碾压。
篇目二·读《奔月》
羿,本是中国传统神话当中让百姓逃离苦难,免于受难的英雄。但在这个故事中,却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勇士。他正直善良,却被自己的学生逢蒙偷袭,虽然并未成功,但后羿也并未追究,回到家后,又发现自己的太太嫦娥吃了仙药,飞上了月球。
这位改编后的“羿”处于很多的矛盾之中,一位射箭高手与无物可猎的矛盾,对妻子的愧疚与自己无可施展才能的矛盾,自己实力强于弟子与弟子在舆论上替代自己,以及神话人物与现实琐碎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主人公的世俗,痛苦。也映衬了作者的痛苦。结合时代,我们可知,作者当时,被迫离开北京,前往厦门,但也如在北京一样,须得徘徊人情世故之间,也仍被他人攻击,作者无处排遣,因此写下了这篇《奔月》。羿这一角色也处处包含着作者的影子。
作者让神话人物处于现实之中,抹去了他们的传奇色彩,又给了他们许多的人性,赋予了一种“平凡创造伟大,伟大又归于平凡”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积极处世态度,直面平凡。羿,在这些条件下,虽然被抹去了传奇色彩,但他的勇敢、积极的品性,再次赋予了他一种脱离了俗世的高洁,归于现实但不屈身于此。或许这也是他的名头被逢蒙夺取的原因,他的本事比逢蒙更高,自然也不怕流言蜚语。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在嫦娥奔月前后,羿对她完全是两种态度。奔月前,羿对她心怀一种愧疚,认为她跟着自己,现在未过上好的生活,不再像以前一样光鲜亮丽。奔月后,却立马火冒三丈,想要将月亮射下来,但也并未成功,在经过一段时间冷静之后,也放弃了射月的想法。羿又被赋予了一种世俗性,见到身边人背叛自己,不由得愤怒,但又因为长期的自我否定以及理智,不由得放弃。这种神话与现实间的撕裂感,或许正是鲁迅所追求的,体现了羿的孤独,一位强者的孤独。以一种新奇的笔法,绘画了自己的心境,直面繁琐复杂的现实。
我们都心怀梦想,想成为神话,也终有一天,会直面现实的琐碎,但不要忘了,曾经的自己。
篇目三·读《药》
故事以华老栓前往刑场购买“人血馒头”开始,却以华小栓母亲与夏四太太前往坟地结束。华老栓夫妻本是一家小茶馆的老板,儿子却不幸得了痨病,但却不寻医走访,却寻得了“偏方”——人血馒头,何其不幸,但也是无所效用,无力回天,华小栓仍是不治身亡。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让人令人叹息痛恨。封建者出现了问题,却要让反对封建的革命者来承担,这人血馒头又何尝不是一种“吃人”呢。不仅是对革命者物理上的压迫,也是精神上的。伤害他人来治病,是社会的病,而它的“药”却成了封建者的“药引子”。一个人生病了,可以吃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病了,唯有革命这一味猛药。但政府易变,国家易变,思想却不易变,只有继续革命,不断革命。
在人们谈论夏瑜时,说他“不要命”“不成东西”,夏瑜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反倒被人嘲笑:“这是人话么。”革命者为了天下百姓,包括这些封建者的利益,争取权利,博得人权,争取民主。想必这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奴性”吧,深深刻在骨子里,在浑浊的环境中,清醒反倒成了罪过,世人有如一台打磨机,要将别人也打磨成自己的样子,如此才可酣然入睡。封建者唯有不断吃人,掩盖它那破败不堪的内在。狭隘的封建者看不见远方的山海,看不清自己的失败,他们早已麻木,失去了自我思考,只剩下封建思想对他们无休止的控制,引导他们去攻击想要叫醒他们的人,他们沉睡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沉溺于自我世界,不顾他人死活,听凭那本不该压迫他们的力量压迫他们。
革命终将成功,历史不断向前。而这些封建思想却换了另一种方式来压迫、剥削,它们仍然令人沉溺于自我世界,享乐主义不断蔓延,直到摧毁人们的理智,削去人们的坚强,左右人们的情绪,用另一种方式“吃人”。随波逐流、见利忘义又成为主流,跳梁小丑登入大雅之堂。
压迫从未结束,新的斗争又要开始。唯有斗争,不断斗争,直到剥去束缚,哪怕蜕去一层层皮肉。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