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容易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容易。
人生真的不容易吗?嗯。但也总有些事情是不费力气就容易得到的,比如:容易胖、容易穷、容易病。
果然,不费力气就得到的东西,谁都不想要。
人们总是在追求美貌、财富和健康的路上,奋力前行,但经常事与愿违,摆脱不了三大容易的困扰。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其中的事物不过是周而复始。
来来来,我们看看那些和我们深有同感的古今文艺牛人是如何面对胖、穷、病的。
容易胖:苏轼、拜伦
苏轼:何以解忧,唯有吃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北宋要是有互联网,东坡先生绝对是个负责任的大V吃货。
他非常喜欢吃肉和甜食,改造发明的美食大概有三十二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东坡肉了,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凉粉也都是他发明出来的好吃的。
他为美食写过的诗更是不计其数,有《野雉》《鳊鱼》《鳆鱼行》《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春菜》《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豆粥》,连粥也不放过……基本是做完吃,吃完写,写完接着吃,每逢写诗胖三斤。
东坡有多胖呢,他自己在《宝山昼睡》诗中自称:“七尺颀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说自己身高七尺腰围十围,这个自黑过分了,但便腹二字掩盖不了肚皮肥圆的事实。
《东坡志林》还记载了一件事:
苏东坡某天饮酒后,指着自己的肚皮问周围的侍妾仆人:“我这肚子里是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他都摇头。唯有王朝云笑道:“你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抚掌大笑:“唯有朝云能知我。”肚子里到底装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肯定够大。
苏轼一生被贬,大家是知道的。被流放黄州时,他很绝望。有多绝望,自行查看《黄州寒食帖》。当他发现了黄州的猪肉,立马就精神了,写了篇《猪肉赋》,核心思想就是:黄州猪肉好便宜啊!然后,他就开始经常吃东坡肘子东坡肉,喝酒喝到长痔疮。
他最远被贬到海南。这对他来说是相当郁闷。直到他发现了海南的牡蛎,瞬间亮起了星星眼。于是给儿子写了封信说,儿砸,牡蛎太好吃啦!你千万别跟朝里人说,说了他们肯定都会来海南跟爸比抢哒!
在吃货眼里,什么都可以变成美食。有次吃药,药太苦。苏轼说,我不喝,我不喝。你杀了我算了。家属特别无奈,然后,他看了看药材的原料,计上心来。说,要不然,我把这些东西做饭吧。他又开始眨着星星眼,家属们面面相觑。后来,苏轼的茯苓饼诞生了……
任何事情都挡不住吃货探寻美味的脚步。
被贬谪了,要吃;去游山玩水,要吃;生病了,要吃;和家眷闲谈,也要吃。
旅游和美食才是我的主业,文学和艺术,只是个意外。至于当官嘛,呵呵。来来来,大家别客气,一起吃。
《道德经》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治人生也一样。苏东坡最擅长的不是烹制鱼、肉,而是烹制命运。不论何种命运,他都可以将其烹制加工,变成脍炙人口的诗句,变成人世间独一无二的味道。
小时候喜欢李白,因为他是天上的星;现在喜欢苏轼,因为他是凡尘中的人。
做人嘛,心态不能输。英国19世纪初有个叫拜伦的伟大诗人,就整天年纪轻轻地和自己过不去。
拜伦:别给我吃的,我要瘦!
据说拜伦是位风度翩翩的男神,有颜也有内涵。但他美丽的外表不是天生的,为了让自己保持完美的身材,他一生中几乎天天在跟肥胖痛苦地做斗争。在该长身体的时候,他不吃肉、奶,每天就靠一小勺米饭,两块饼干,一杯苏打水活着。
此外,他还长期练习击剑、拳击、骑马和游泳。在打板球时,穿上7件内衣,出汗来减肥。在19岁那年,他用5个月时间,成功减去了约10 公斤体重。哎,男神的路,真不好走啊。
曾有位叫萨缪尔·罗杰斯的文人请拜伦吃饭,饭桌上,他节制到令人抓狂的饮食把对方惊呆了。
兄dei,不是我说你,这种对话,在某嘎达,你可能活不到第三句……
人呢,不能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但也不能物极必反地虐待自己吧。拜伦的减肥方式还是有些极端,最后,年仅36岁就不幸告别了人世。
如果胖体质是一种宿命,为什么不选择当个快乐的胖子?
好看的外表终会老去,有趣的灵魂才会为你带来丰富快乐的人生。
再说,比起穷,胖真算不了什么。
容易穷:朱耷、高更
朱耷: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妥妥的皇家世孙,要不是明朝亡了,可能他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穷”这个字。
明亡后,他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由富到穷,由贵到贱的落魄,让他选择了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他在题画诗里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正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的坎坷经历,让朱耷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他画的鸟、鱼、鹿那“孤傲、蔑视又神经”的小白眼,寥寥数笔,不施粉黛,但无人能及!他的情感有多么复杂,小动物们的情感就有多么复杂。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像“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同时,八是“朱”字的一部分,用心良苦啊。
这个落款,是不是很像表情包?要是画中动物的眼神也能做成表情包,那也是表情包界的扛把子。
(咚咚,敲黑板,八大山人是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朱耷[dā]!你们想到的八个人是《东游记》那片场的。不一样啊,亲!)
高更:我要自由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在踏上艺术之路前是一名股票经纪人,没错,就是在你们心心念念赚钱最多的金融圈工作,经济状况非常好。非常顺利的娶妻生子,妻子的条件也很好。基本上是早早就过上人生赢家的生活了。
但是,他没有心思在朋友圈嘚瑟,也不稀罕参加什么上层社会的假面聚会,他不快乐,没有方向,因为他发现自己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26岁那年开始学绘画,35岁那年,为了可以整天绘画,毅然辞去证券交易所的职务,没商量。
然后,他就开始了穷困多舛的流浪绘画生涯,此时他的灵魂自由了,精神快乐了。身无分文是常有的事,好几天吃不上饭也是常有的事,经常为了绘画,兼职赚钱,接受冷眼蔑视也早已习以为常。
条件恶劣不重要,身体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画画。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1897年,贫穷和疾病的折磨,让他无法忍受,曾企图自杀,他在挣扎和煎熬中,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整幅作品3米多长,向观者展现了人类从生到死的三部曲。原始与文明,新生与死亡,肉体与灵魂……这年,他50岁,距离死神还有6年。
高更认为,
自然世界与灵魂世界对画家都非常关键,艺术家必须跳脱出现实世界的细枝末节,探索更深刻、更复杂存在的真相。
看吧,你们都想被金钱和物质的牢笼锁住,有钱的人却想着如何跳出来。
是艺术激发了贫穷,还是贫穷激发了艺术?
人们一边嘲讽艺术家的落魄,一边又跪舔已成名艺术品的价值。
庸俗与伟大,生于矛盾,终于矛盾。
思考是痛苦的,无知则是福气。天才和疯子,一步之遥,而很多艺术家,正是介于天才和疯子之间的人。艺术家是一个疾病多发的群体,尤其是精神类疾病。
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得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的人,政治家中占17%,科学家中占18%,画家中占37%,作家中占比最大,高达46%……
容易病:爱德华·蒙克、草间弥生
爱德华·蒙克:我要呐喊
挪威表现主义绘画先驱爱德华·蒙克,终生困顿于抑郁的沼泽里不得解脱,抑郁遗传自父亲,却奇迹般地活了八十岁。
他的母亲早早死于肺结核,他由父亲单独抚养,关系好的姐姐、患精神病的妹妹相继去世。自小体弱,疾病、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童年,他曾经说道,
我对生活的恐惧如同我的疾病,他们与我不可分离,失去他们会毁掉我的艺术。
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绝望。名画《呐喊》的诞生就来源于他的焦虑症。
一次日落时分,他正和朋友走在街上,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面对这样的景色,他突然间惊恐发作,战战栗栗,动弹不得,感到自然强烈的呐喊。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大胆的色彩、有力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转达出他对人生的悲观看法,强烈地抒发着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他用创作打开了自己幽闭着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使内心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
草间弥生:我不好惹
草间弥生,日本前卫艺术家,密集恐惧症的克星,影响力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
她从小家境优越,但父亲风流成性,母亲脾气火爆,两人忙于经商,没有关注她,她不爱笑,童年生活不幸福,这种不幸一直持续到今天。
不到10 岁时,她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在她的幻觉里,河边的鹅卵石会飞向她,狗会张嘴说话,紫罗兰会长出人脸,远处的山会突然闪闪发光,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她经常产生自杀的冲动,而她找到最好的释放恐惧的办法,就是在清醒之后把幻觉画出来。
她不停地画画,试着用重复的圆点表达自己的幻觉——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几乎伴她一生。
1957年她孤身前往美国,树立了“前卫女王”的地位,30年前回到东京,自愿居住在精神疗养院里,年近90每天都在创作。
她曾经常对媒体说:“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她用半个世纪的创作证明自己,圆点和精神病成了她最著名的标签,现在被视为日本现存最伟大的艺术家。
有人说:忧郁是艺术的灵感来源。正是神经性视听障碍成就了草间弥生。
哎,你们清醒一点,从小因为家庭原因患上神经疾病,本来就是不幸的。绘画只是一种无奈的释放和缓冲,比起名利,她可能更想得到关爱和快乐,但是得不到。
家庭悲剧和不睦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温暖和爱,可以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若有来生,愿他们被岁月温柔以待。
明明写的是三大容易,怎么写完发现,人生还是不容易?
无论容易不容易,至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下东坡老师的心境,把人生的苦乐酸甜,化为人间独有的风味。
愿生活,浓淡相宜;愿人心,远近相安。
作者:乖兔侠
一只特立独行的兔,一个神奇的萌小乖。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如今靠文字打天下。爱生活,爱想象,在文理艺术间游走,在感性理性间切换。敲起文字行云流水,放下键盘走南闯北。心中有信仰,笔下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