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八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二十二章。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一章孔子是在讲言和行之间的关系。类似的话题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两次。总体来看,孔子这个人对言并不是很重视,比如他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说一个人他只是会说投机取巧的话,是很少有仁德的。孔子还也说过,“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看起来不太会说话,似乎显得不太会社交,也不怎么夸夸其谈,也不会轻易对别人承诺什么,这种人呢,往往就接近于仁。因为他觉得这种人,他会对自己的话是负责任的。
这一章孔子也基本上表达了类似的态度,就是说古代的人,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因为他担心自己说到做不到。那如果做不到,对于他来讲,这是一个极大的耻辱。古人还讲过,“轻诺者,必寡信”,如果你随便就给别人以承诺,高兴的时候张嘴就答应了别人求你办的事儿,但是这种人往往实现不了他说的话,有时候说过就忘了。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种人,他许诺给你的一件事,过了两天你再去问他,他可能根本就不记得有这回事儿,他并不觉得自己说出来的话需要去兑现。这就是我们讲的“轻诺必寡信”。那是不是做出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呢?孔子也认为大可不必,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只有小人才把自己说过的每句话呢,都一一去兑现。说过的话是不是要去兑现取决于什么呢?有子也说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说过的符合道义的承诺,才有必要去兑现它。类似的内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很多次,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多说。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两个字,一个是“躬”,就是亲力亲为的意思。“耻”呢,是一个意动用法,就是以什么为耻。就是把自己的承诺做不到,以为是耻辱。
总之这一段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说过多次。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前面讲过的“敏于事而慎于言”,两者在内涵上是一样的。
〔按〕“言必信,行必果。”也不差哦,因为“硁硁然小人哉”后面还有一句,“抑亦可以为次矣”,次一等的义人。孔子的意思是不要死守“言必信行必果”这条原则,懂得权变。
孙中兴详解
孔子在这章强调讲话要谨慎,以免自己说到却做不到。
孔子说:“古人话不轻易说出口,是担心自己做不到时,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这里说“古者”,虽没有明说“今者”如何,但是蕴含着“今者不如”的隐义。
包咸早就说过:“古人之言不妄出口者,为身行之将不及也。”皇侃举“子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别人的事情不会等到第二天才去做)(《颜渊篇》12.12)当成这句话的例证。其实另外一段也可以当证明:“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公冶长篇》5.14)。这也是毓老师说过“子路是知行合一的第一人”,而不是后人常说的明代的王阳明。也许子路是听了孔子的话才努力践行的。
这样说来,孔子身边就有这样的“今之古人”。
这里是《论语》诸多讲“言行”对比和“知行合一”的章节之一:子贡请问孔子君子该做的事情,孔子就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2.13);孔子也强调“慎言”和“慎行”,这样才能“言寡尤、行寡悔”(《为政篇》2.18);有时孔子会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4.24);他因为宰我话说得好听,而觉悟到对人应该从“听其言而信其行”,改成“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5.10);他也强调居上位者“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篇》13.3)。虽然如此,他也教弟子有些时候要懂得权变,不一定要死守“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子路篇》13.20),在“邦有道”的时候,“危言危行”(言行都要守正),在“邦无道”的时候,“危行言孙”(行为要守正,言论可以稍做调整)(《宪问篇》14.3)。孔子很不耻“话说得好听而事做得不行的人”(《宪问篇》14.27),甚至在出使到文明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孔子都建议弟子笃守“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篇》15.6)。
毓老师上课也常提醒同学谨言慎行。他常引用《易经·系辞上》中的话:“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这几乎是毓门弟子都能够朗朗上口的话。
希望大家都能够共同分享并共同实践这个古人的智慧。
张居正直解
出,是发言。逮字,解作及字。孔子说:“人之言行,须要相顾,如今人说得行不得的甚多。若古之学者,沉静简默,不肯轻易出言,这是为何?盖其学务为己,志在躬行,言忠便要尽忠,言孝便要尽孝,句句言语都有下落,心里才安。若只是信口说了,都不能躬行,这便是行不及言,而为夸诞无实之人矣!古之人深以为耻,而不肯为。此其所以慎于言而不轻出也。”古之人惟其尚行,故笃实之风行,今之人只是空言,故浮华之习胜,学术既异,而世道人心亦迥然不同,孔子之言,盖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