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中国原生文明 之 气氛沉重大争之世中的滑稽演员

       春秋几百年,各学派皆人才辈出,天下七强争王争霸进行得如火如荼,按理说在如此大争之世,各国都应是明策大计充满了朝野,然而不论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幽默的人为复杂深沉的故事添上几笔,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先说那大家都熟悉的越国,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是流芳百世。然而,他却有着*一样的接班人,他叫姒无疆,第一次看到这名字我觉得很霸气,然而没有想到他做的事更霸气——张仪第一次出山时,并没有直接去后来让他做丞相的秦国,而是先去了齐国,当时越王正磨刀霍霍举十五万大军准备攻齐,张仪就在越军的行路上见了越王,对他夸大齐军之威力,贬低楚国之国力,又说齐国打下了也只能得到戈壁,远不如打楚国得那云梦泽来得实惠。

     越王真的信了,便带大军调头去攻楚国,张仪却已先一步到了楚国,告知楚王自己特意让越王来攻楚,以便楚军占地利而一战灭越。于是乎,越王带领十五万军跳进了楚王派大将田忌部下的坑。要是勾践知道了,估计他会气得爬出坟包怒吞八百苦胆。

      若说这是被人坑骗而灭了国,倒也不是特别匪夷所思,然而更有大儒之王宋襄公的“仁义之战”。话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偏不听大将的“对水面乱射”之谏,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终被上了岸的楚军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若说因守仁义而打败仗仍是情理之中的事的话,那么韩桓惠王就真真是不可救药了。

       就是这个韩桓惠王,韩国在他手上足可称得上是第一幽默之邦,他干过三件“大事”:

       秦国强大后,欲夺韩国上党,韩王知晓此事,忙不迭地去巴结赵国,并“真诚”地将上党割让给了赵国,据他讲,这是“移祸大邦,脱我存亡之危也!”朝野上下知道了韩王的“妙计”后,一片欢腾,大呼英明。但是,难道城池换个主人秦国就不要了吗?最终,韩国不仅丢了上党,野王等大河南北岸大部分要塞,还连累得赵国打了三年长平大战,损兵六十万(当时只有秦赵两国有如此兵力)。

       幸亏秦国在这场大战后国内不太安稳,不然估计韩国也保不住,然而大国毕竟是大国,恢复是迟早的事,秦恢复国力后,韩国上演“大秦再打我一次”——闲来无事,韩王便想出了“肥周退秦”的计谋,一经国内颁布,朝野又是一片欢腾,大呼英明。韩王是想给周王朝资助八万大军并带足粮草,借天子之名攻秦,料定到时天下定会群起呼应……结局是,韩国不仅自己折兵十二万,顺便也让八百年大周朝寿终正寝了。

     按常理讲,韩王此时应该是有自知之明了,不再去招惹秦国了。可是,这位有勇有谋的大韩王依旧没玩够——韩王觉得俯首称臣的日子终究不好过,他想出了一条“疲秦计”,计策一出,朝野依旧欢腾,大呼……

     他派出了著名治水大师郑国去帮秦国大修水利,以为这会使秦国把钱财民力都花在治水上而没有力量打仗。再看那郑国也是个恪尽职守的好官员的说,他尽心尽力花费秦国巨资建了水利工程,秦国因此富甲天下,再次东出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韩国,国……

       这也就应了一句“老话”,不作就不会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缘念 辘辘车马驶过,梦里醉倒流年,历史无情流逝,做过客望尽争鸣一场。 诺大的咸阳宫内,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默默...
    小森geuveu阅读 7,069评论 0 1
  • 题目 有一个母羊,第2年和第4年可以生一头小母羊,在第5年死去,小母羊在它出生的第2年和第4年生小母羊,第5年死去...
    jacky123阅读 6,876评论 0 2
  • 我失眠已经有三四年了,晚上睡不着,影响到白天的状态,精神不振,打瞌睡,想睡觉。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翻来覆去,睡...
    杨杨杨菇凉阅读 3,157评论 4 0
  • 其实,我并不是哪吒。 我没有三头六臂,不仅如此,甚至在两年多以前,我也曾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宝妈。 苹果出生后的第一个...
    苹果的麻麻阅读 3,923评论 8 7
  • 随着电子产品用的越来越多,我们的电子记录也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并不愿意把这些记录和他人分享,比如密码,个人信息,机密...
    老马在放羊阅读 5,0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