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
儿子参加国学达人赛,得了一张新华书店购书卡,甚是自豪,大方慷慨地说,你们需要什么书,我请客。
他没有食言,某个下午相约3人来书店,人均一本。他差一点威胁我们多买几本,我解释道,大家自选吧,你别强行推荐我们啊。他也买了几本书,作者是丁立梅、林清玄。
有一个小书店,打折很厉害,几乎成为我们饭后常去之地。老板和我们很熟,见到我们就笑眯眯地推荐最近的新书。每次我们都不会空手而归。
这次,我买了一本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家里的那本被大舅拿走了,我还想再看。还有一本名人的亲子书信集,这是最近关注的书籍。
儿子又买了两本丁立梅的书,他说,语文老师喜欢看他的书。毕业赠送几位老师礼物时,他特别选了林清玄的散文集送给语文老师。
仔细想想,我和儿子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情应该是买书,大小书店,书摊,每个月总有新书进家,以至于姥姥开始抗议,怎么到处都是书,看完也不拾起来。其实,多数是没有看完,随手一放,沙发上、床头上,餐桌上...
大舅来我们家提了个建议,你们家人文的书过,科学的书少。我承认,这是我的个人喜好,偏于文学、历史、哲学,少看科普、经济类书籍,下一步可以试探着读一读。
看书
我接过来儿子的书,想翻翻,儿子看我翻书的动作比较大,伸手阻止我,你别这样折压。
我笑眯眯地说,不好意思,习惯了,一看书,就这个动作。
他示范给我看,用左手端着,右手翻,不要用力压书页,会有道子。
好吧,我改。我按照他的样子端着书,以示尊重。
或躺、或坐,拿起自己心仪的书,看个没完没了。就像大人追剧一样,他追过寻宝记系列漫画,追过杨鹏的口袋里的爸爸系列。
很显然,他并没有把四大名著作为自己业余读书的必然,这也是妈妈担忧的。倒是金孩,有一次拿起史记,边看边梳理人物关系,让我们吃惊不小。哥哥说弟弟是在装逼,我们希望弟弟一直装下去。
假期里,我的计划中总有读书一项,周末无事,我也会翻开某一本书,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书架
有人说,家里的最大的不动产应该是书架,以及书架上的书籍。
找木工师傅打了三个书架,屹立在客厅一侧,明显无序。目前分配如下,一个是我的,一个是小学阶段的书,一个是初中阶段的书。
我特别把一些适合中学生的书调到儿子的书架上,让中学生书架和小学生书架之间的深度有所不同。
结婚时订做的书架显然是不实用的,却也发挥着存书的作用,窗台上也有高高一摞。有些书已经落满灰尘,有些书页泛黄。
妻子曾经做过一次图书分类工作,大大小小归类,可是没多久,类别就被打乱了。
有几次,儿子站在书架前,瞄着书脊背,突然伸手抽出一本。或者塞进去,又拿另一本。这种情景很有质感。
我曾经干过一件事,买来一些觉得不错的书,偷偷放在书架上,等他们自己发现,噫嘻,这本书什么时候买的?这种乐趣应该比送到嘴边的肉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