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难面前,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借口:
☼我年纪太大,跟不上时代了;
☼我年纪太轻,能做的太少了;
☼我太忙太累,根本分身乏术;
☼我不能这么做,家里人不会同意的;
☼这风险太大了,我承担不起后果。
……
这些借口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谁不曾或多或少挂上一两句。
在我们被困难折磨得心力交瘁时,这般的借口确实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的退却下来。
将近奔三的小媚又辞职了。
她将我们几个闺蜜约了出来,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依旧吐槽她办公室的主任如何如何的冷血苛刻,身边的同事如何如何的人浮于事,如何如何勾心斗角……
无论是这次还是上一次,或者上上一次辞职,清一色的没有一句别人的好,在她看来自己即便做错什么也都是“猪队友”拖累,没有一丝真正的错处。
在她义愤填膺的侃侃而谈中,我竟有些同情她,不是同情她遇人不淑,而是同情她一次次用这些“别人的错”为借口,只是想让在人际交往方面屡受挫败的自己不那么难过罢了。
抱怨一直是她发泄压力的方式,这些年我们这两三个闺蜜算是摸透她的脾性,大都随着她,时而静心聆听,时而随她嫌弃上两句,生怕伤到她脆弱的心灵。
可从毕业到现在,她已经换了十几份工作。
在她的吐槽中,永远有爱找她麻烦的上司,永远有爱孤立她的女同事,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跟她作对一般,总是见不得她好。
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不过是逃避的借口,一个只会推托责任的员工,怎么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
寻找借口,无形中会增加团队的沟通成本,削弱协调作战的能力,这样的人即便她自己不辞职,恐怕不是被各种调岗也是被劝退的结局。
我们四个人中,我与小媚是从小学直到初中的同班同学,小学时的小媚并不是这样的。
小媚的母亲是位中学老师,对她要求甚严,不许她这样,不许她那样,稍有违背便是一顿直击灵魂的批判,直让你怀疑人生。
在她母亲的规划下,小媚的成绩一直很好,可惜朋友却不多。
一则是母亲不同意她与成绩排不上班级前十五名的同学来往,一则是她根本不善婉转,总在无意中得罪同学却不自知。
到了初中,小媚更一度成了班级里被人排挤的对象,人际交往上的不如意,让小媚一次次感觉到挫败。
她不明白同样选班委,为什么不管在小学还是初中都没人愿意给她投票?
她不明白明明自己成绩最好,同学们为何情愿向班里的第二名第三名请教问题,也不愿问她?
她不愿承认自己竟然在一些小细节上不如别人,因为母亲的高要求让她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慢慢的她学会了用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
可她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她一点也不心甘情愿于这样的生活,故而她一直在“折腾”,一直在换工作与找工作的路上。
“你就没想着改变自己?”
小乔打断了她的絮絮叨叨,这样的话她已经听腻了。
小媚睇了眼小乔,皱了皱眉头。
“你根本不懂!”
几个闺蜜中,小媚最是不待见小乔。
热情大方的小乔是如火焰一般的存在,几乎每次看到她的时候,她都是风风火火的样子,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
这两人若放在一处,就好似火碰了水,轻则拌上几句,重则不欢而散。
“那么多年了,你就没想想是否有自己的原因?与其抱怨这,抱怨那的,不如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难道这些年你就只想收获这些抱怨?”
小乔一番话顿时让小敏语塞,大伙也都沉默,各自低头喝着杯中的红茶。
“怎么改?”
我有些惊讶于小媚竟然听进去了,或许这些年她对生活的种种不满,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厌恶。
王小波曾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小敏会这般问,说明她也是想改变的,然而“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切,则必须放弃一切。”
若不放弃她惯性的推脱,恐怕永远也改变不了现状。
果然,小乔笑道:“你只要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选择好自己的方向,即便事态发展不如预期,你也没什么好怪别人的,因为这是你心甘情愿的付出。”
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都把它安排好。难道这不比抱怨和找借口,更有成效吗?!”
小乔的话对小媚,乃至于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我何尝能心平气和的接受生活给予我的一切?何尝不曾借由借口的庇护,退缩入自己的“龟壳”?
或许我们都该学学小乔的“激情”,毕竟借口改变不了现状,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