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时说起她最近在一个机构报了一个课程,想起我在同一个机构之前报过另外一个课程。那是个网络课程,结果很惨,12次的课我大概只听了第一次,后面就再也没听过。说起来的时候,才突然想到原来只上了一次我就再也没上过。又想起之前报过的一个远程的课程,一次都没上过,大概就上去改了个密码,就再也没再登陆过了。又想到买的微课,基本都是买了就算,再也没有听过或者看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起来我从小到大的朋友,只要不在眼前了,我立马好像就把他们塞到了一个角落里,再也想不起来了,虽然再次见面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亲切。真是人不在,情不在。
记得上课的时候老李有句话叫not in the sight ,not in the mind。是指小孩子对于重要的客体要进行内化,但这是一个过程,慢慢的从不见一会开始,不见一会,回去妈妈还在。时间再长一些,回去,妈妈还在。直到最后,妈妈的形象完全印刻在小孩子的心里,这时候即使妈妈有事离开了,小孩子也不会觉得害怕妈妈不在了。由联想到我小时候,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的原因,在我生长的关键期只能一两个月见一次,而且每次回来他也都有很多的事,能真正陪到我的时间很少。而且也是因为我出生的缘故,我爸爸才被调到外地,这里的感情也很微妙。大概如此,所以在内部客体形成的时候,我是有缺失的。当然其实我后面经历的事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模式,才变成了今天这样:人不在,情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