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会因为说话得罪人,把好事变成坏事,把能办成的事搞砸,这很可惜。
有的人甚至还会标榜自己说话直,或真或假地沾沾自喜,倒好像这真是天大的美德,比什么都值,大家都会无条件地理解你,为你让道似的。
事与愿违,人际关系糟糕的苦果,只有斯人自知。
说话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说不好,大多数时候更加不是因为笨,而是我们不够重视,不过脑子罢了。
如果这事关你的前程、生死,你试试?
如果你面对的是君王,你试试?
所以古代那些善于说话,善于劝谏的大臣,就比比皆是。
清朝的李光地,虽然是进士出身,学问能力都是一流,在康熙平三藩、征台湾中都出过大力,但他作为汉臣,在康熙朝到底也是一个异数。
他多次因为过错遭到大臣攻击,被人弹劾,但康熙总能网开一面,特别照顾。
他就是因为一篇文章,被康熙斥为假道学,有过降职,但也能够很快复职,得到提拔。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为父守孝三年回京,一般人都得等候安排,但康熙却立刻下旨,李光地不必候缺,即升任内阁大学士。
康熙三十三年,李光地母亲又去世,但康熙却只给了他九个月的假,说提督顺天学正很重要,李光地可在任上守制。就好像大清只有李光地可用似的。
李光地最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这就是宰相,大清文人最高的地位,李光地晚年一再辞职,想回老家,康熙也没有准许。
他说,旧臣中,像你这样的,现在也就一二个在朝了,如今朕也老了,实在不忍多说。
这竟是老友那般的感情。
李光地康熙五十五年死在任上,康熙派去吊唁的是亲王允琪,还送去黄金千两,就是后来的雍正,也曾加赠他为太子太傅,把他的牌位送入了贤良寺,李光地诚可谓荣耀一生。
而这,没别的,除了李光地有学问,有能力,能做事之外,就是他城府深,会说话,会做官。
这后一点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大清比李光地学问高,能力高的人,多了去了。
当然,李光地的会说话,会做官,不是谄媚奸猾那种,他心正行正,只是更为艺术一些。
李光地当初举荐施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部下,后来郑芝龙降清,他又成了郑成功的左膀右臂。
他彻底降清,是因为他借故杀了得罪他的同僚曾德之后,郑成功又杀了他的父亲、兄弟。
施琅这个人的才能是非常超出的,这一点只需看看郑成功长子郑经,在捉到他两个儿子之后怎么做的,就很清楚。
郑经不但不杀他那两个儿子,还待之如上宾。
郑经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最怕的就是施琅出京,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只有这样,才能使施琅投鼠忌器,康熙有所猜忌。
事实证明,郑经这一手是很管用的。
康熙当时尽管已经下定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并将反对派原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而施琅也有福建总督姚启圣等人一再举荐,他也拿不定主意。
万一施琅有二心怎么办?
这件事却是到康熙十九年二月后,才有了转机。
那年郑经在姚启圣打击之下,终于不得不放弃东南沿海地盘,全面撤入台湾,他此时探知施琅的两个儿子暗中与姚启圣互通消息,知道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就做了一件非常失策的事,杀了他们。
消息传到,姚启圣立刻上报朝廷,康熙也为之心动,但是大臣们却担心这个消息是假的。
姚启圣无奈之下,只好专门组织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全力调查此事,他总之是无论如何,也要为施琅上任扫清障碍。
最后,姚启圣终于调查清楚,拿到了二十多个人的证词,然而,这事却还是搁置了下去,康熙和大臣们依旧有顾虑。
姚启圣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康熙依然犹豫,可见任用降将施琅是多大的事,这件事最终却只能靠李光地来完成。
李光地与施琅都是福建同乡,他因为在京城跟施琅有过多次交谈,深知施琅是收复台湾的不二人选,所以也一直很想举荐。
但是李光地要举荐施琅,不只是为国,他还是有私心的。
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这对保护同乡利益,家乡父老利益非常有利。
同乡加好友,施琅又是那样一种敏感身份,如果方式方法不当,这不但会影响国家大计,还会影响施琅与自己的前程、命运,所以李光地的举荐就必须谨慎从事。
时间到了康熙二十年二月,康熙眼看与郑经的谈判不好进行,终于与李光地有了第一次谈话。
姚启圣的调查报告已经做的那么扎实,康熙在这时仍旧问了一句,施齐(施琅儿子)果真是因为内附(暗中通清),被海上(指郑经)所杀吗?
他竟到这时仍还怀疑,这显然是个焦点。
李光地回答,施琅来此,是海上所畏惧的,他们善待施琅的儿子,正是为使我生疑,怕为我所用。他们既然知道施齐必不能与他们一心,当然要杀。
李光地貌似只是从情理上说事。
康熙又问,施琅果有什么本事?
李光地道,他自幼在军中,经历多,海上路熟,郑经那边的事也知道的很详细,所以海贼们都很畏惧他。
李光地依旧没有把施琅的才能全盘托出,这只是一般事实,康熙点点头,于是这第一次谈话,就算完了。
康熙因为姚启圣的一再举荐,这时候对施琅的任用已经非常认真,他所顾虑的,不过是施琅是否真有能力承担如此大任,以及他的忠诚是否可靠罢了,李光地虽只是蜻蜓点水,但却都在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说话。
施琅的儿子确实被杀,施琅与郑经的大仇已经结下,施琅率兵征服台湾有别人没有的条件。
他既然不渲染,不急切,你问我答,一点没流露出举荐施琅的意思,康熙当然不会怀疑他们的关系,李光地是否有什么用心。
其后朝廷与郑经的谈判仍在进行,姚启圣是主战派,他一点不惯郑经毛病,所以这事再次被卡住。
转眼到了七月,康熙再次召见李光地,问道,海贼可招安否?
李光地坚决道,不能。
为什么?
因为他们依恃海涛之险,一再说不削发,不登岸,不称臣,不纳贡,约为兄弟之国。岂有国家如此盛大,肯为兄弟之理?
那么此时可以用兵吗?
可以,如今郑经死,军师陈永华也死,正在其时。但是不能用满兵,因为他们不习水战,上船就晕,去不得。必须南兵习舟楫,知其形势,才可用。
李光地这次是真正在为福建,为施琅做铺垫了,但这也是实情。面对康熙这样一个皇帝,你玩不得虚的。
康熙于是再问,你心中可有相识之人可以任为将帅的?
李光地装样,命将大事,皇上圣明神武,臣何敢参与。
康熙很满意,没事,你心中若有可信任之人,就不妨说来。
他竟是连催了三次,李光地才说了一句,此非小事,容臣回家思想数日,斟酌妥了,再来复旨。
人家都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举荐自己人呢!康熙越发觉得李光地老成持重,没有私心杂念,于是又点头。你说的很是,好,你回去想。
深得信任的李光地此时只要举荐的不是别人,这事还有悬念吗?仅过了几天,康熙就忍不住了,他竟把显赫一时的大学士明珠派了过来。
这一次李光地再不客气,他举荐施琅,一下子说了四大理由。
一,施琅全家都死在郑成功父子手中,这是永远不可调和的世仇。(此事在当时非常关键)
二,没有人比施琅更了解海上那伙,独一无二。
三,施琅智勇双全,决不是一勇之夫,他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四,那边所怕的惟有施琅一人,施琅一出,不用打,敌人士气就先被夺去。
李光地这样一说,康熙顿时心定,他最后只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施琅一旦坐大,会不会成为郑成功第二,所以他在下旨之前,就又问了李光地一句:
你能保施琅没有其他吗?
李光地可不负这个责,他当即把球又踢了回去:
若论才略,实无其比。至于成功之后,如何处置他,那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吗?
用他不用他,以后怎么办,那都是皇上您的事啊,我只是遵旨实话实话而已,我又不是千里眼,谁肚子里的蛔虫。
甚至,你也别以为我跟施琅特别熟,我是想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
施琅收复台湾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报复行为,反而祭祀郑成功,称扬他的历史功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大清最终没有放弃台湾,而在台湾设府县屯兵,也是因为他的呼吁、坚持。
施琅收复台湾,不是报一家之私仇,他兵不血刃率军入台,完成的是国家统一,他后面更无野心表现,这再加上康熙的确为圣明仁厚之君,所以这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就终于没有发生。
这步棋,李光地或许也是看到了的,他对施琅和康熙当然都非常了解。
但要说李光地一点担忧没有,那肯定也不可能,有担忧,还仍旧要这样做,这才是李光地的可敬之处。
他不会轻易把自己送入虎口,但事关国家民族的大事也决不会退缩。
不管怎样,他总之都是收复台湾的积极派,主战派,如果只为自己考虑,有些事他本来不必做。
这再归结到说话上来,那就是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是谁,对方是谁,你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效果。
做人,就必须要对自己,对结果负责。
文 九鸦
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