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的肾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都怪它,iPhone X。
这部苹果新机,不出意外地再一次刷爆朋友圈。
更骚了,配置升级、无线充电、双玻璃、全面屏……
同时也更贵了,999美元起,外媒吐槽:这价格,连中国人都买不起。
又骚又贵,很符合Sir的气质和身份。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新功能,人脸识别。
只需要看手机一眼,就能解锁(闭着眼睛解不了);戴着帽子、眼镜也照解不误,但不能用照片糊弄过去。
吊不吊?
其实不太吊……
Sir在一档国产综艺,就见识过——
《机智过人》
国内首档主打人工智能的科学类综艺。
意外地好看——
如果说《朗读者》类似的人文类综艺,弥漫着一股暖意;那么《机智过人》这种科学类综艺,则从里到外透着硬气。
内核够硬。
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当今最硬、最前沿的科技之一。
谷歌、Facebook、微软、IBM等国外科技公司早已开始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国的BAT也不会袖手旁观,开始推出自己的AI产品。
再看近几年大热的科幻硬片,《机械姬》《攻壳机动队》《异形:契约》……少不了人工智能。
俩人工智能都快结婚了
布景也硬。
央视这回是下了血本。
数面无框LED屏幕包裹舞台,悬空观众席高低不齐,错落排开。
一改往日乡村大舞台的亲切感,而是置身科幻电影中的未来感。
嘉宾……没那么硬。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青年科学家徐颖这种有真材实学的。
也有主持人撒贝宁、演员江一燕这样拉高气氛和颜值的。
不太硬的嘉宾设置,正说明了节目的一大特点——
权威和娱乐性并重。
权威性——节目中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国内外顶级科技企业、中国国家级科研院所,而且大多数都商业化、投入应用。
而节目的娱乐性,四个字足以概括——
人机大战
一边是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一边是某一领域顶尖的人类强者。
要在专家设计的项目中,一决高下。
人工智能赢了,叫机智过人。
人类强者赢了,叫技不如人。
听起来,很欢乐,但回顾人工智能历史上的几次人机大战,可都是泪……
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对战国际象棋冠军盖瑞·卡斯帕洛夫。
最后一局,卡斯帕洛夫痛苦地下了十几步之后,愤然离席。
以一种不太优雅的的方式,宣告了人类的失利。
2016年,世界顶级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对战人工智能AlphaGo。
赛前,李世石扬言,自己会以5:0或4:1的比分赢得胜利。
赛中,在AlphaGo下出天马行空的一着后,李世石离开了房间。
《机智过人》中的人机大战,人类能否扳回一城?
别急,Sir带你们先撸两期——
Round 1 :人脸识别
没错,就是开头提到的,人脸识别。
但在节目中,可不是用来解锁的,而用来打击犯罪。
人工智能,御眼重明。
人脸识别系统,覆盖80%的民航枢纽机场,安防布控,帮助公安系统验明旅客真身。
人类强者,林宇辉。
山东省公安厅首席模拟画像专家,今年6月“章莹颖失踪案”中,依靠模糊的监控图像,手绘疑犯画像,一战封神。
人机大战的项目,不是看照片找人这么简单。
而是通过监控中孩子的图像,找出他们的亲生父母。
在监控录像非常模糊的情况下,御眼重明快速匹配出了答案,但是系统得出的匹配率,很低。
林宇辉把手握成孔状,置于眼前,长时间观察,快速画出人像,根据画像细致分析。
结果如何,Sir不剧透。
但是通过这场较量,明显看出人工智能和人类,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的不同。
人工智能依托于大数据和超强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比对学习,飞速得出结果。
而人虽然速度慢、效率低,但是在人脸识别时,动用推理、归纳甚至部分直觉,能够应对人工智能一筹莫展的难题。
Round 2:吟诗作赋
除了技术,人工智能还想在艺术领域碾压人类。
网红人工智能,微软小冰。
“阅读”了五百多位著名诗人的现代诗,包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顾城、海子等,一万次的迭代学习,自成一派。
人类强者,三位青年诗人。
来头还不小,有牛津大学高材生,北大未名诗社社长,复旦诗社社长,个个出口成章。
挑战项目,根据随机挑选的一张图片,即兴作诗一首,观众投票,决定胜负。
图片选得很煽情,是江一燕乡村支教的画面。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识别出图片的内容,不难,但是要读懂图片背后的故事,几乎不可能。
机器真的能够具备诗人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吗?
废话不多说,抛出两首节选诗,你们自己判断。
哪一首是人工智能小冰写的诗?
又是哪首诗让江一燕当场情绪失控?
Sir还是不剧透,只想引用中国著名画家叶永青在评价人工智能画作时的一句话:
缺少性格。人是有偏见的……人类的某些缺陷和不完美,才是让我们成为人的重要因素。
情感、性格、共鸣,这些人类独有的特质,让人之所以为人,且与众不同。
但这也没什么可骄傲的,这些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的概念,又如何教给机器。
节目中,人工智能不只是对手,更像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它照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身上的未解之谜。
而一次次的交锋中,体现的也不仅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差异,更传达一种人和机器的相处之道。
概括起来,还是四个字——
人机共生
人脸识别大战结束之后,林宇辉接受采访说:“机器人如果能为公安刑事技术所用,将大大地解决公安繁重的劳动。”
而御眼重明的创造者也说,希望从林宇辉的工作模式中,汲取灵感,加强御眼重明处理模糊图像的能力。
人机不仅要相互接纳,更要相互学习。
不只共存,更要共生。
共生这个词,套用了生物学上的概念:
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准确表达了未来科技和生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