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个徒弟眼睛得了病,十分忧心。王阳明说:“你这是贵目贱心”。看中眼睛而忽视本心。
这句话要追溯到王阳明的年轻时候。王阳明年轻时候刻苦攻读诗书,由于他天生患有肺病,在他长期熬夜和苦读下,他读到吐血了。
他父亲吓得要死,坚决不允许他再这样耗损。他只是表面应允,当暗地里仍然勤读不辍。他母亲劝他保重身体,王阳明毫不在乎。也许这个经历让他有了上面那四个字“贵目贱心”。
“贵目贱心”是心动了,才会去重视眼睛。首先,病已经生了,你总把注意力集中到病本身,对痊愈毫无帮助。没有人因为生病后,对病本身非常关注,而让病痊愈的。
首先 生了病应该做到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其次战术上重视它,就是立即行动去治疗它,治疗的过程要分散注意力,而不是专注于病。最后心念要用到正地方,心念所到之处要产生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
如果只是关注疾病本身,越关注越难受。心长期间处于悲伤状态,疾病又无法痊愈。这就是把心当成了贱的东西。看似贵了疾病本身,其实且好相反。
心不是用来愁苦的,而是用来拯救愁苦的。一味地让心产生负能量,没用在正地方,对心是不公平。
昨天和斌哥交流,谈到最近主要在学习什么。自己表示最近主要还是在修心,自从老三出生,感觉压力又大了,总是感觉比较心浮气躁。
因此自己都是在学习心灵类的书籍,读书会疗愈压力类的书籍也全部听了一遍。照顾好自己的内心,才能静下心来学习,方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就好像练习武功一样,修炼宁静的内心,就好像内功一样,其他的都是武功招式。倘若内心无法宁静,学习再多也是花拳绣腿,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做出正确的决策。
呵护我们的内心,时常内观,去观察我们内心的这些情绪。承认这些情绪的存在,并与之良好相处,方能处理这些情绪,做到此心不动。
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宁静以致远,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