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词语意义(狭义)——从词典义到语境义

词语与词汇

词语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是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

词汇学讲的词义通常是指词汇意义,即狭义的词义;广义的词义还包括词的语法意义,即词性。

词义、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

词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即词的内容。

1、词义的性质:

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

概括性: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现象共同本质的属性及其内在特征的反映。

社会性(约定俗成):词义总是被社会所承认和共同使用。

2、词义的分类:

2.1、按词义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有的词语只有一个意义或者是特指某一物,叫单义词。

单义词被认为是词汇里的纯金,是词汇里的晶体,绝对的原装货。

单义词一般是科学术语、专用名词、常见事物的名词,如:

科技术语,如原子、元素、行星、克隆……

专有名称:马克思、鲁迅、北京、黄河……

常见事物的名称:辣椒、西红柿……

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

多义词大多是一些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常用词,以动词与形容词居多,以单音词居多。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

多义词在比拟、比喻、借代、双关等修辞中,因其“多义”的特点,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

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

词典意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稳定性,同时也会有褒贬等情感意义。由于对象的发展变化或人们的认识深化,具体语词的词汇意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即语境义。

示例

单音词:

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大的,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茫茫,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他?”“这里已是一片火海。”

双音词:

1、算账:基本义——计算账目。如,“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引申义——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如,“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我再跟你算账!”

2、包袱:基本义——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如,“把你的包袱拿好。”

比喻义——比喻某种负担。如。“你不要有思想包袱。”

3、黄色:基本义——黄的颜色。如,她穿着黄色的上衣。

引申义——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如,不要看黄色录像。

4、水分:基本义——物体内所含的水。如,植物是靠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比喻义——比喻某一情况中夹杂的不真实的成分。如,他说的话里有很大的水分。

多音词:

1、开小差:基本义——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如,他当兵没多久就开小差了。

比喻义——比喻思想不集中。如,用心听讲,思想就不会开小差。

训练

大量的多义词满足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有限的词反映无限的客观事物,但是也给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下边举三组例子,试着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加点的多义词的含义。

(1)千丈,不是很高吗?可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

这课书很深,不太容易理解。

这块布颜色太深,做夏天衣服不合适。

(2)他已经走远了,赶不上了。

把牲口赶到外边去。

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3)凳子不结实了,拿个钉子钉一钉吧。

办点事真不容易,到处碰钉子。


【答案解析】

(1)千丈,不是很高吗?可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

这课书很深,不太容易理解。

这块布颜色太深,做夏天衣服不合适。

基本字义有七项:

①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从上到下距离大(远、长),与“浅”相对。

②久,时间长:深夜。深秋。年深日久。

③程度高的,如深思,深知,深交,深造。

④形容程度深,如暮色深深。

⑤声音低沉,如“深深的哀鸣”。

⑥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深深,叫人难以捉摸”。

⑦变严重的。

玄妙,深奥

(2)他已经走远了,赶不上了。

把牲口赶到外边去。

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3)凳子不结实了,拿个钉子钉一钉吧。

办点事真不容易,到处碰钉子。

方法点拨

多义词往往与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双关”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病句,如“表意不明”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同义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在古文阅读中,设题者既考查实词中的一词多义,也考查虚词中的一词多义。辨析多义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从现象辨析

例如,(1)他这个人不难求,太好说话了。(2)他这个人太好说大话了。

不难判断,(1)中的“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的意思。(2)中的“好”读去声,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从词义辨析

例如,(1)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杜鹃。(2)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其中,(1)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花”,而(2)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鸟”。

从词性辨析

例如,(1)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2)他是代表小李来参加大会的。

显然,(1)中的“代表”是名词,(2)中的“代表”是动词。

从语境辨析

例如,(1)把电视关上,我们要学习文件。(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学习文件来。

从语境中看出,(1)中的“学习文件”是指从事的某项活动;(2)中的“学习文件”,则是要拿的东西,而不是进行的活动。

从搭配辨析

例如,(1)我们要学先进,赶先进。(2)他正在赶苍蝇。(3)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其中,(1)中的“赶”与“先进(人)”搭配,是“追”的意思;(2)中的“赶”与“苍蝇(昆虫)” 搭配,是“驱逐” 的意思;(3)中的“赶”与“文章(涉及的任务)”搭配,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 的意思。

附:问道多义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原始意义)。

如“兵”的本义为“武器”,一般来说它是这个多义词几个意义中最常用的一种意义。

兵,甲骨文(双手)(斤,斧子),字形像士卒双手持握斧子参战。

造字本义:名词,手持战斧作战的士卒。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斧”写成“斤”;将写成。

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斧子”“斤”替换成“干”,并加“人”,强调“兵”是作战者。

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斧”写成“斤”。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双手连写成。

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

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手持战斧作战的士卒);

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

使用特大战斧的将帅叫“王”(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竹制武器叫“不”(树杈未经缔结构造的原始树杈巢居,缺少防护的原始树居要面临风雨侵袭和坠落的危险);

带刃的木制武器叫“帝”(最早缔枝为巢的部落首领);

文治天下的叫“君”(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 ;

头戴金冠之王叫“皇”(表示光芒闪耀的王冠。) 。

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如“年”(秊)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申成为计时的单位。

年,甲骨文(禾,借代谷物)(人,农人),表示农人载谷而归。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人”写成形旁兼声旁的“千”(迁移),表示搬运收割好的庄稼。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将收成的谷物搬运回家;一般作收成,名词。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千”“禾”、简化成千、禾。

楷书则将隶书字形中的“千”“禾”、写成“千”“午”,导致“禾”形消失。

秋冬谷物收成叫“年”(农人载谷而归);

秋冬谷物欠收叫“歉”(因无稻可割而叹息)。

引申义:由词的本身引申出来的意义。

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引申义通常是对本义来说的,引申义必然跟本义在意念上有一定的联系。)

打,篆文(手,拍、敲)(丁dīng,通钉),表示拍击钉子,发出丁zhēng丁zhēng声。

造字本义:动词,挥锤敲击,将钉子扎进木板。


比喻义

就汉字(词)的原有的某义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

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

例如“轮”是有辐的车轮,是能转动的,由此而产生“轮班”、“轮换”、“轮流”的意义,由名词转为动词,是比喻义。

同样,“鼓”是一种乐器,形圆而中空,本义是名词,而用为凸出高起的意义,如“鼓出来”、“鼓起来”,转为动词,那也是一种比喻。

又如"灰心"一词,出于《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人的意绪消沉,有如死灰,因而说“灰心”,这也是一种比喻。

语词的词义出于比喻的,在双音词里比较多。如"眉目"指“端绪”,“荆棘”比喻困难险阻,“机械”比喻死板等都是。

比喻义跟修辞学所说的比喻不同。

文辞的比喻是作者临时而施设的;汉语训诂学所说的比喻义是久已约定俗成,固定下来的,两者有分别。

尾巴

原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这两个句子中却产生了比喻义。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能留尾巴。

(2)他甩掉了尾巴。

在第(1)句里,“尾巴”指“残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附录:常用比喻义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腰杆:比喻靠山。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喉舌:比喻代言机构。

肩膀: 指人的胳膊上部与躯干相连的部分,比喻勇于或能够承担的责任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眉睫:比喻近在眼前。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手脚:比喻暗中采取行为。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首脑:比喻领袖人物。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心脏:比喻中心或要害部位,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白眼狼——忘恩负义的人。

百灵鸟——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变色龙——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布衣——代表平民。

丑小鸭——因外貌丑陋而被人瞧不起,但实际上有发挥潜 能的人。

春秋——代表岁月。

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 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蠹(du)虫——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 

跟屁虫——没有主见老跟在别人背后行事的人(含厌恶 意)。

狗腿子——比喻坏人的帮凶。

过街鼠——比喻人人痛恨的人。

害人虫——比喻危害人民的人。

旱鸭子——不会游泳的人(含诙谐意)。

河东狮——嫉妒心强而又凶悍的女人。

鸿雁——代表书信。

糊涂虫——不明事理的人(骂人的话)。

寄生虫——能劳动而不劳动依靠剥削为生的人。

金凤凰——在某个地方才学出众有远大前程的人。

惊弓鸟——比喻因受惊恐而警觉特别灵敏的人,也指惊慌 失措的样子。

井底蛙——目光狭小孤陋寡闻的人。

可怜虫——可怜的人(含鄙视意)。

癞蛤蟆——长相极为丑陋但又对美女怀有非分之想的人。

拦路虎——常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特指学文化时遇到 的难认字。

懒虫——懒惰的人(骂人的话)。

狼外婆——外表慈祥内心狠毒的人。

老狐狸——非常狡猾的人。

领头雁——比喻带头的人。坐山雕——形容山上的土匪。

落草寇——逃往草莽山地为寇;当强盗的人。

落水狗——喻失势的坏人。

落汤鸡——形容不幸运遭遇尴尬的人。

米蛀虫——投机倒把发昧心财的粮商。

墙头草——比喻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人。

蛆虫——比喻行为卑鄙可耻的人。

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 人。

三脚猫——徒有其表实不中表的人。

桑梓——代表故乡。

书蛀虫——埋头读书却食古不化的人。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瓮中鳖——身处困境无法逃脱的坏人。

吸血鬼——比喻残酷欺压人的人。

小馋猫——嘴馋贪吃的小孩子(爱称)。

笑面虎——比喻表面和气而内心毒辣的人。

眼中钉——比喻令人头疼的人。

夜猫子——喜欢晚睡的人。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假借义

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假借义不同于本义和引申义。

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用,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

令,甲骨文(朝下的“口”)(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卩”。

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授命,作出权威性指示。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口”写成“人”加一点的,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反写的“厶”,至此“令”的“口”形和“人”形消失。

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其动词功能。

“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林莽)(日,太阳),像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

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有的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

隶书将“艸”误解成两只手而连写成“大” 。

日在草上为“早”(草木沐浴在朝阳中),

日在草中为“莫”(暮,像太阳落在草丛中),

日在树上为“杲”(gǎo,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

日在树下为“杳”(夕阳坠入丛林,光线暗淡)。

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 (世界从黑暗混沌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天地,即天亮),

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而,甲骨文像下巴(口)下长着茂密长须。有的甲骨文把“口”形简化成。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下巴形状简化成一横,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须束写成。有的金文有所变形,误将独体字拆写成上下两部分。造字本义:名词,下巴上的胡须。

(或者本义:“鱼鳍”,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而”的义项以此理解更合理。)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承续金文字形。

当“而”的“胡须”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彡”(毛发)另造“耏”代替。

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

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位于脸部中央的呼吸器官)(鼻子,第一人称),

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

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足履平地,徒步前往)(脚板,第三人称);

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手持大戉,呐喊示威)(大戉,第一人称),

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动词,用特制弓弩数箭集发)(排箭,第二人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