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尔伯特绩效工程模型里面,我们知道影响个体和团队绩效表现的因素分为两大块:个体和环境,其中环境所占比例是75%,个体因素是25%。也就是我们如果要有高绩效的学习表现先不是着急修理个体,给他报各种补习班,因为补习班就是在个体层面进行修补,而在个体层面知识占11%,能力占8%,动机占6%。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体系始终停留在下三层去考虑问题,这也就应证了我之前一直比较疑惑的地方:教育机构的提分率,是徘徊在60%附近,而且进步一分也叫进步。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的补习的活动都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家长在报班之前要认真思考一下,我的孩子究竟是因为缺乏知识需要补习还是有其方面因素。从上三层来考虑的话,我们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来帮助孩子,首先在环境层面我们可以对于信息层面进行有效的投入分析,信息层面的影响占到35%,信息包涵了清晰的目标、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根据我最近对于学生的问卷调查,孩子普遍对于学习缺乏清晰的目标,而这在吉尔伯特模型里面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清晰的目标就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为孩子设定清晰的目标,以及要达到这个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从目标层面去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的目标,并设定科学合理的沟通反馈机制,这是一个高效学习的学生必备的。
教育思考—用吉尔伯特模型来打造高绩效学习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听邓老师讲绩效工程模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在阅读哈罗德先生写的《从培训专家到绩效顾问》一书中也见到了这个模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