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广州天气晴
说起“拾荒人”脑海里浮现的人是怎样的?
是路边的流浪人,乞儿?又或是常见的那些捡瓶子纸箱的叔叔阿姨了?
我搜寻了百度百科对“拾荒人”的定义:
“'拾荒人'俗称捡破烂的,即人弃我取,指从他人所弃置的物品当中,拾取仍可使用的物品自用或转售的行为。进行这种行为的人称为拾荒人。”
正如解释的字眼里,期初也许我和部分人一样,对“拾荒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如此。
但让我真正对“拾荒人”一词改观,觉得这是一种绿色环保形态,且有一双发现美、拥有发掘无用之用慧心的人,则是因为秀秀~
那是年后未过十五,跟几个朋友相聚一块,秀秀也在。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的走去,路过一片被遗弃的年花之地,忽然秀秀指着一盆被遗弃的花叫到:
“哇塞,这盆花好漂亮呀,花还很好,没有谢也。玲姐,我给你抱回去吧。放在你店门口一定好看…”
广州的年味从来都是少不了年花的,也许是主人懒于打理,又或是其他原因,未过十五便丢弃了这些花。
我朝着秀秀的惊呼,发现那花确算是完好无损,叶子依旧绿油油的,中间还开着黄色的花朵依旧坚挺。
在一堆被丢的七倒八歪的花中它似乎绝世而独立般。
可是,说真的,虽说是犹好,但在一堆“垃圾”中将它拾回去,总是觉得那么的心虚和不自然。
我左右环顾,真要搬回去,又心虚的像一个小偷~
这让我想起,父亲时有在外将一些他觉得"有用"的东西捡回来,有时甚至仅仅只是一个木头,可我一般常是嫌弃着低声念念:爸,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买呀~
没让我回忆太多,秀秀继续她爽朗的声音叫道:
“玲姐,你看你看,浇浇水应该还可以放好几天,放你店门口肯定好看。瞧吧瞧吧,我这样精明的拾荒人,眼睛真厉害。”
说罢,便边动手计量着动起手来。
秀秀犹如发现珍宝般,直爽的性格、坦荡的举止,“拾荒人”一词在她口中说出,顿感觉悟,让我豁然开朗。
这种坦荡的率性,让“拾荒人”以另一种新的精致形态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何为有用?何为无用?
像秀秀这样的拾荒人,能将无用之物变得有用,发现无用之美,不正是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之美,方为大美”。
若我们皆已功利之心评判有用无用,那我们会错过许多诗词、书籍、哲学等等看是无用的美好;
若将物品我们以对自己是否有用无用,那些不穿的衣物、旧了的家具、废弃的花瓶等等是不是都会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
对我们无用之物也许对他人可以是有用之物,若是能将其用处继续在新的人手上延续下去,不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所以,也许我们在断舍离的整理时,先考虑能将它们用以送人也好、用以闲置之物交换或是转让也好,再给它们多一个可以继续留存下去的地方。
只要心为坦荡真诚,美好是会被传递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