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一早起失败后,已经三天没好好写过文章了,每天都以应付的形式打个卡而已,而这种状态越持续越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写作真的就像是一种肌肉性记忆,一旦养成固定时间写作后,就能保持每天的一个稳定输出。
而一旦你中断个两三天,再想找回那种状态就需要再花上一些时间。都说写作是有复利的,但懒惰的复利好像更强。同等条件下,你可能需要连续写上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才能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可只要赖上个一两天,就像上瘾了一样,很快就沦陷了。
如果单论写作天数的话,至今也快日更一百天了。记得上次就在快要坚持一百天的时候放弃的,那时放弃的理由很简单,太忙了。而如今已过去两年,如果再不好好写,那么可能这次日更就又失败了。
其实当我开始持续写作后,虽然进步的速度不快,甚至也一直没找到自己想要写的领域,更没有去运营起什么自媒体账号,也没赚到钱。但有那么一些时光,我是非常享受写作的乐趣的,就像是把心里话倾诉出来一样,不论别人是否有心情听,但自己却好受了不少。
可能这就是写作带给我的一些惊喜吧,所以只要你坚持做对的事,惊喜总会出现。
昨天收到鱼哥寄来的内部资料,是鱼哥创业这么多年来总结的一些心法,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六条——悟道勿术。要多去思考道的问题。
这个道指的是逻辑、原因。就像写作,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只会闷头去写,然后心中记住一句话,只要写下去,就能写好。
但我们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写,支撑我们写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能写后之后又怎样呢?
为了写好文章,我报了大量的写作课,买了很多写作书。但总是有一种感觉,课或书,讲的挺不错,但自己就是写不好甚至写不出来。因为压根就没想通为什么要写,或者说很少去想这个问题。
然后就会陷入一种死循环:一直找方法,一直写不好,再去找方法,还是写不好。我们一直关注方式、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心法导致我们根本找不到自己写不好的根本原因。
稻盛和夫曾说过,要看到自己成功的画面。我想写作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写,然后再多去畅享下自己写成后的样子。如果以这种状态去学写作,那我想整个人的态度应该会很不一样。
总之呢,写作不能盲目,多想些为什么,可能比看一堆技巧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