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年以后,又刷了一遍《千与千寻》。
有时候喜欢一个电影,或者二刷、三刷一个电影,不止是因为电影本身的剧情,还因为与电影相关的人。
《千与千寻》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因为宫崎骏、久石让,很多人二刷、三刷了《千与千寻》。
宫崎骏画面、久石让的音乐,单是电影带给人的视听享受就是一个盛宴,更不必说电影剧情带给人的启发和反思,也不必说宫崎骏给我们带来的纯净世界。
有人说,《千与千寻》可以帮我们看尽一生。这部电影既可以是孩子眼里的温情成长故事,也可以是充满隐喻的成人童话。电影里有找到自己的主题,有成长的主题,也有职场和环保的主题。
一部电影经久不衰的魅力不仅限于电影里的趣味和美好,还在于其带给人们不同年龄段不同体会的深刻含义。这么来看,《千与千寻》是一部常看常新的作品。
单纯的人、善思的人、乐天的人、忧郁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电影……通过《千与千寻》,似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精神寄托,又或是找到曾经的自己。
《千与千寻》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这里面只有人性:正直的白龙也会受到诱惑,去偷东西;拥有权威的父母抵不住诱惑,慢慢变成猪;传统观念里恐怖威严的鬼怪,有时显得人情味十足。
二
《千与千寻》重映,官方发布了“别丢了自己”的主题短片。寻找初心、找到曾经的自己,是这部电影的重要主题。
18年后再看《千与千寻》,更像是回看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人生——渐渐失去、重新寻找。
面对另一个世界的美食,千寻的父母沦陷了,并毫无节制地吃下去,最终一步步慢慢地变成猪,忘掉自己是人类。
在汤屋里,没有人记得自己的原名,这些人每天从事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都忘了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千寻先是丢掉名字、再次找回名字的经历,就像人们在社会中迷失自我、又寻找自己的过程。
无脸男本来不爱说话,后来来到汤屋,他变了。发现金钱的力量后,他用法术变出许多金子,贪婪让他变得丑陋又恐怖。
哪怕是赈早见琥珀主,最初来到汤屋的原因,也是为了拜汤婆婆为师、提升自己的法术。因为提升法术的诱惑,让他被汤婆婆控制。
除了千寻,来到汤屋的人几乎都变了,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人类原始而疯狂的“贪欲”。
汤屋代表着一个隐喻:在面对世界诱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异化,丢失掉原始的身份。
三
面对异化,电影里的几名主人公开启了自我救赎、抗争异化之路。
千寻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孩,只有10岁。她不漂亮,一开始还有点娇惯和怯弱,但为了营救父母,她逼着自己在汤屋获得“活下去的能力”。
千寻必须成为一个能够扛起责任的人,她干着繁重而又重复性的工作。只要能够“活下去”,即使再苦再累的活,她也干。
河神刚来到汤屋时,被当作传说中的腐烂神。它满身油污,身子又长又重,被汤屋拒之门外,还被所有人嫌弃。
后来,千寻发现腐烂神身上的“一根刺”,所有人上前去拉,结果拉出一堆生活垃圾。原来它不是什么腐烂神,而是河神大人。
无脸男让人觉得有点恐怖,总是“阴魂不散”默默地跟着千寻。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千寻对他表示善意,他就拿出所有好东西来回报。但来到汤屋后,他变得贪婪了。
不过,电影的后半段,千寻一行在钱婆婆家吃饭时,无脸男喝红茶时,小心翼翼;吃蛋糕时,一小口一小口,跟他之前胡吃海塞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千寻身份的转化、河神的变身、无脸男的改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成长,通过对自我的突破,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达到与世界的和解。
四
人人最初都是孩子,人人起初都不想被外部世界改变,然后每个人却无法阻挡地被改变了。
有人被改变后,希望跟着一并消失;大多数人被改变后,还心存着希望。
然而,纵使心存希望,多数人没有迈开步伐的勇气。如电影中的小玲,虽然认为自己不属于汤屋,心存某一天到人类小镇看看的希望,却始终安于汤屋,没有行动。
这像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虽然认为自己没有失去自己,认为自己只是暂时忍辱负重,还心存希望,可是就是没有改变、重拾自己的决心和行动。
当然,人们心底里埋藏的初心,并不会就此消失,只要有合适的契机,就会被点亮。
电影结尾,当千寻在汤屋门前与汤婆婆进行谈判,要带着自己的父母离开的时候,汤屋的人都在为千寻加油,这何尝不是在为自己加油。
不过相比千寻,汤屋的人缺少付诸行动的勇气,变成坐在一旁鼓掌的观众。这一刻,千寻是大家的英雄,也是每个人心中自己想要的模样。
作为一个英雄,千寻是够格的。要不是千寻的存在,河神的变身、无脸男的变化,将不复存在。
五
千寻始终知道自己的初心,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她做的所有事情都围绕着目的——带上父母,回到人间。
怀抱初心、坚持目标,使千寻能够挡住诱惑,最终达成目标。
因为心存希望,所以小小年纪的千寻可以放下娇惯和懦弱,努力去找工作,并在汤婆婆的拒绝和诱惑后,坚持自己。
得到工作后,千寻没有因为工作繁重且重复,有过放弃的想法,而是一点一滴认真干活,任劳任怨接受任何工作安排。
面临金子的诱惑,千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与其无关的东西坚决摒弃,让自己不至于限于失去自己的境地,同时也解救了他人。
因为心存希望、坚持目标,千寻没有因为接二连三的困难而失去自己,始终保持善意。当她看到无脸男在雨中被淋湿的时候,默默地为无脸男留着门。
这份善意,也让她获得了大家的敬意和帮助。在钱婆婆家时,大家一起为她编织头绳的画面,何尝不令人动容。
电影最后,千寻拯救了父母,并回到电影开始的隧道,一切都好像没发生过一样,但千寻早已不是之前那个小姑娘了。
对于千寻来说,身为千的那段经历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让千寻早早知道了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某种意义上,《千与千寻》里的千寻,就像《申肖克的救赎》中的肖申克:
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万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梦中的一样蓝。我希望……
六
《千与千寻》的重映,给了很多人一次机会。它用18年的跨度,让我们审视是否丢失了自己。
18年的经历,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再看一遍《千与千寻》,如同与一位老友重逢,岁月流逝让我们对人生有了全新的感受。
就像有人说的:
“也许你会惊叹,原来你一直在那里,从未走远;而我,却迷失了太久……看到你,我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也许你也会惊叹:原来你一直在那里,向我招手;而我,却一直未能靠近……遇见你,我决定,一直向前……”
成长是一趟没有回程的火车,也许有人不记得曾经的自己,也许有人还记得曾经的自己,也许有人正在找回曾经的自己
来自微信公众号:金中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