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 林汉铭
这周我听了一节音乐课,课堂上的一个小男孩让我突然对“边缘化”的现象有了一些全新的感触。
上课之前,这个小男孩就已经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坐在第一组的最后一排,刚坐下,就不停地摆弄着桌面上的学习单和反馈器,和其他“乖”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课一开始,这个小男孩就表现出非常积极的状态,背挺着笔直,跟着老师一起指唱拍手…到了师生互动环节,他不断举手希望和老师进行互动,但可能举手人数较多,老师都没有选到他,一次次的落选,我看的出他还是蛮失望的,有一次他叹气的说“为什么又不选我?”。但很快他又重燃希望,等待老师叫到他。这一次他终于选择站起来,让老师看见。
结果呢?老师真的走了过来。在他心里,一定在想老师终于看到我了。但事实上,老师却问了他隔壁的小男孩。这时他已经接近崩溃,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之后,他开始了“游离”课堂的一系列“小动作”,在边做小动作的同时,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为什么不选我,为什么不选我?…”。此时他上课的热情已经完全消失,负能量充斥全身。直到他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在互评单上给了其他小朋友写了0分。但他的“恶作剧”很快被同桌发现,他无比紧张马上修改评分,但由于没有听同学汇报,迟迟不知道该评多少分。
就在他纠结时,老师也发现了异常,10号同学迟迟没有按下反馈器,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并询问了没有提交的原因。小男孩无比期待的提问却以这种“尴尬”的方式收场。之后的课堂,这个小男孩没了心思,思想完全跑出了课堂。
先来分析下老师:
老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不是故意为之,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教师都希望在公开课上能以完美的状态展示给台下老师们,上课期间不愿意出现“意外”,当教学流程没有按着自己原先设定的方向走下去时,往往他们会很焦虑,觉得自己无法驾驭。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课堂上,无意识中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地会聚焦到那些“较好”的孩子身上,然而对于学习“偏慢或慢”的孩子的关注度就会下降。大量的一问一答与学生互动,虽然带给人一种“回归生本”的感觉,但我们换个思路好好想一想50人的班级即便提问到20个小朋友,参与度也只有40%左右。老师可能一直都没看到小男孩,因为小男孩一直没有在她的“安全区”里;还有一种可能,老师早就看到了“小男孩”,但担心回答出错,而迟迟没有选择他。
从孩子角度分析:
男孩想要参与课堂,却不知不觉地走向“边缘化”,今天的男孩,只是课堂中这类孩子的一个缩影,孩子希望老师给他一次表现的机会,让他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或许在其他“不擅长”的学科中,他根本也不会去举手争取机会。一节又一节的累积,一次又一次的“落选”,孩子慢慢地主动走向“边缘化”,失去了对学科原本的兴趣。
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孩子的角度,都体现出传统课堂互动方式的一个大诟病——师生的一问一答。在这节课前,我虽然明白一问一答的不好,但从来没有感受这么强烈过。正是这样,我对麻吉星“随机挑人”这个功能的背后的公平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试想如果教师上课采用的是随机挑人的方式,那么孩子没有被选到,他们只会觉得是运气不好,而绝不会把矛头指向“教师”。当然直接选人也不是完全不能使用,当教师发现学生有所“异常”或者急需“鼓励”,直接选人也并不是说一定是一件坏事。随机挑人为主,主动选人为辅,这样的提问方式的变化比起一问一答,更容易调动学习参与度。这么一想,简单的挑人动作是富含艺术的。
而至于课上教师的“安全感”,我认为如果一味地进行单向的线形教学,害怕出现“其他”的声音,慢慢地孩子们都会学会“闭嘴”,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说什么都不是老师想要的。对于老师课堂看似表面的顺畅,却无形中造就了没有“思想”的孩子。很多老师说,这样的课堂,很难实现。确实,如果平时都没这么做,想要在公开展示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是非常难的。所以,平时常态课就是刻意练习的好场所。
对于我的收获
从这件事中,让我意识到上课时,眼光要更加开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表扬孩子,也许当孩子发现老师“在意”他的那一刻,他会爱上你,爱上你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