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午后阳光 09.28《好好学习》第13天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1、概念:应用规律要比总结规律更难,它们的难度区别就在于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别。
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怎样提升认知效率?学习别的高手对这个问题的“心里表征”是什么
2.大量地持续练习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 我们可以获得预见性认知。要想获得预见性认知,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掌握临界知识。
应激性反应: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
单因果思考方式: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结构性反应: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系统化思考: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基模”是各种事物发展中常见的基础模式,这些模式无处不在,且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而每个结构都受特定的基模规律影响。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时,便具备了预见性认知能力——了解整个系统的发展态势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基础规律就是临界知识。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情况,界定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的答案总是来自我们认知中默认的问题。 判断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只要看他对问题解释的深度就可以了。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通用规律解释
看得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是指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看不见的设计更多的是产品实现后运营的设计和赢利点的设计。功能性设计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对运营和盈利模式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
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2、思考:昨天我还在总结自己对于问题规律的痴迷,总是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总结规律,并且还以此为傲,沾沾自喜。今天的内容就明确地说清楚了自己所谓的规律性的认知其实就是总结性的认知,只是达到了所谓的知道的层次,距离熟练的运用和发挥作用还差得远。
3、应用:通过对得到产品的分析,让我进一步看到临界知识的牵引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熟练掌握基础规律之外,还是需要大量的对临界知识的练习和使用,还有就是具体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支撑。而我目前的现状是连基础规律都没有掌握,就光想着一步登天掌握临界知识,想着掌握预见性的认知。
不过仔细想来,至少今天这些东西让我明白了自己到底在懵懵懂懂的追寻什么东西,就是希望掌握预见性认知,从而早做准备和打算。比如文中提到的所谓结构,我理解就是跃迁中的系统,以及元素和系统中元素的关系。
这些概念对我而言还是没有做到熟练掌握,更不要说合理或者恰如其分的运用。
同时本章给我印象更深的就是基础规律的迁移能力,我过去就非常喜欢用所谓的类比的方法来给别人讲清楚道理,其实也是一种知识迁移能力。
167/1000【午后阳光-每日一结构】结构思考力1000天连续挑战打卡营
G:【预见性认知】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基础规律就是临界知识。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情况,界定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应激性反应】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
【单因果思考方式】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热爱】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3点】最简单的思考结构助力我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