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林老师自我介绍并分配完任务后,小文胆怯地走到林老师面前,低着头说:“老师,我身体不舒服,可不可以请假?”林老师笑着对小文说:“我知道你文化课成绩很好,可是要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光文化课成绩好是不行的。况且上体育课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身体可以得到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使身心愉悦,整天待在教室里面会让自己的精神受到一些压迫,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体育课是让你来放松的。”小文听了林老师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笑着说:“老师,谢谢您开导我。”便加入了跑步的行列中。
二:出乎小文意料,林老师竟然答应了,面带笑容地对小文说:“身体不舒服?我带你去医务室看一下吧。”小文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经过一番思考,羞怯地说:“林老师,我没有身体不舒服……”林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对她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你努力去做了,你就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你看,他们跑步的过程就像你学习文化课的过程……”小文看到同学们个个充满活力,心里有了一丝触动,但还是皱了皱眉。林老师看在眼里,和蔼地说:“你可以先尝试上体育课,我相信你会渐渐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乐趣的。”小文点了点头。
立体感嘛,就是人物个性要从多个角度体现,要展现小文从内心到行动的完整转变过程。神韵就是让人心领神会,产生共鸣。但要立体感和神韵都有的话,我觉得原文内容很难再做进一步修改提升,需要替换或增加素材,或设置一个新场景。我们知道选材基本上能决定一篇文章的档次,替换素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升级策略。
三:回家的公交车上,小文手握着吊环,心里庆幸着今天又躲过了一次体育课,不禁连嘴角都上扬了。可能是想得有些投入吧,车辆转弯时她一个踉跄,再用力也没能拉住吊环,身体不由自主地倒了过去。慌乱中,只记得有一只手托住了自己的肩膀,才让自己拾回重心。小文长舒一口气,回过头正要说“谢谢”,发现竟是体育林老师,顿时不知该说什么。林老师微笑着说:“小文,没有站稳吧!”小文刚想说点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只听林老师说:“你脚上的劲儿可大了!”她正寻思着老师的意思,一眼瞅见老师深色的运动鞋上有两块灰色的印迹,明白了是自己慌乱中踩的,顿时一股温热漫上脸颊:“老师,对不起!”“没事,以后要多锻炼身体喔!” 林老师轻声说着,摆摆手下了车。
三天后,小文在跑步的行列中和大家一起喊着口号,微笑的脸颊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汗珠。
设置了公交车上相遇的一个小片段,让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小文既有叛逆的一面,还有年轻人朝气蓬勃的一面。林老师的教育智慧激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对老师的敬佩,这就是“触动情思”。
片段中虽然有“嘴角上扬”“瞅”等生动的描写,但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有神韵的句子,也缺少能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的独特描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卡西莫多拼命喊“给水喝!”的时候,只有被他伤害过的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而且还喂他喝,这时卡西莫多“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因为他内心充满内疚、感激,所以眼泪在眼眶中积聚为一大颗。这一大颗眼泪的描写就非常有神韵,引发了读者共鸣。神韵就是人物的内在精神、心理,是人物的风度韵致,能引发读者共鸣。
人物特点的呈现方式是立体多维而非平面的,是运动变化而非静态的;人物特点的核心是精神内质,外在表象往往反映人物的精神内质。因此,制定层级评价标准时,可从平面到立体多维、静态到动态变化、外在表象到精神内质等方面,依据一定逻辑关系推演出若干层级评价标准以区分不同的写作水平。
1.评价维度。评价维度是评价表的主线,理解了评价维度就能把握住评价的主要内容。上述课例的评价表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描写方式和描写内容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有主次之分,描写方式和描写内容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但如果人物形象不能反映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塑造方法,增加多少描写方式和内容,学生作文都会成为挂满描写方式的“圣诞树”。
2.具体标准。使用评价表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课例中,学生认为“立体感嘛,就是人物个性要从多个角度体现……”。这是从写作的外在表象上来理解,遗憾的是教师没有进一步跟进:立体感强的人物描写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个角度、侧面或变化发展过程,从而使人物真实可感,生动形象。但如果这些方面不能有效聚焦在人物某方面的内在特征上,会让读者难以理解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再如评价表中,B级的“符合生活逻辑”是指写作内容符合社会文化情境,A级的“触动情思”是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A+级的“起到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等艺术效果”则是凸显文体特征。这充分说明越是高层级的写作目标,越关注写作的真实情境。学生对评价标准理解过浅,修改作文时就只会在外在形式上下功夫,这也是很多学生作文修改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3.层级间的界限和差异。深度教学研究者李松林老师认为:“现行教学之所以缺乏深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连续性、纵深性与层次性的建构学习过程。”[2]对层级性理解不够,写作能力提升就难以在连续性和纵深性方面向前推进。课例中的层级表将人物特点分为无个性、有个性、立体化、神韵四个层级,将描写方式分为单一描写、多种描写、灵活描写和独特描写四个层级,将描写内容大致分为虚假、符合逻辑、触动情思、艺术展现四个层级。在使用评价表时,应帮助学生理清层级之间的界限和内在差异。如A+级在A级“立体感”基础上提出了“神韵”的要求,“立体感”主要反映人物个性的外在形象,“神韵”则体现人物特点的精神内质,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人物“形神兼备”的特点。但描写人物内在特质比外在形象更难,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