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丰县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感悟
千锤百炼出精品,三尺讲台竞风采。我很荣幸参加了今年的县小语优质课大赛。回首整个备赛历程,曾有困惑中的煎熬,更有顿悟中的惊喜。在这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赋予自我成长新的力量。
一、觉知躬行 探寻引路
我抽选的参赛课文是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像这样的革命题材的故事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而低年级的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我该如何在教学上做到守正创新呢?一时间,我内心各种疑问接踵而至,甚是纷乱。我便尝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新课标,研读最新版教材,多角度审视单元一体化教学和作业设计框架构建,网上搜索学习如何教好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等,力求明晰方向,明确目标。
二、大胆取舍 着力要素
如何围绕语文要素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活动?我在教学设计之初总想面面俱到,一些教学环节难以取舍。后来在磨课中我才发现只有真正对学生有价值的环节才有价值。我选择利用图文、音像等资料,引领学生主动发现和思考。同时,在学习任务中创设主题情境,以“我是小小讲解员”的任务驱动,搭建学生复述课文支架,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我想只有充满灵动和语文味的课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搭建发展之梯。
三、团队协助 精益求精
在我拔节成长的背后是长丰县陶楼镇中心学校和长丰县袁敏张多兰语文工作室的支持和鼓励。在校语文组的研讨会上,同事们各抒己见,无所保留。是群体的智慧让我桎梏的思维有了新的碰撞。同样,我还非常感谢所在工作室的伙伴,尤其是我的师傅袁敏老师,但凡我去讨教她任何问题,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答疑解惑。“独行快,众行远。”他们的优秀与温暖相助一直伴我同行。
四、静心反思 笃行致远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优质的课堂是教师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从语言的精炼到新颖的教学情境,从精心设计的评价语到自然大方的教态等。我深知自己有待于多方面提升,也更深切地知道所有的成长跨越都需要一次次参与和累积,甚至是一些难堪与折磨的经历。我要努力坚持做一个学习型老师,用自身行动向学生展示品格与魅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河流唯有深邃才能平静无波,树木只有扎根地底才能茁壮茂盛。教研之路,道阻且长。我将以此次活动为良好契机,紧跟长丰小语发展脚步,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