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集体观影《跨过鸭绿江》,这是继《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之后的第三场抗美援朝战争片。今年密集播放此类影片,用意之深,可谓人尽皆知。
此前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印象,更多是来自于课本里对志愿军之英勇无畏的描述,小时候对黄继光飞身堵抢眼、邱少云火烧身不动等英雄事迹充满敬仰。长大后对这场战争发生的背景、期间的惨烈、胜利的艰难也并无太多兴趣。
今年在主题当日活动中集中观看这三部影片,内心受到了猛烈冲击,很多画面不忍不敢看。那时才知道,原来当年的战争伤亡人数多达近20万人,原来传说中的万岁军来源于此,原来当年志愿军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是啃着冻土豆、身穿薄棉衣上阵打仗……电影里播放的这些细节,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为之一振,有骄傲,有自豪,更多的是心疼,心疼最可爱的人忍受的磨难,心疼新中国的贫瘠落后。
也有很多感慨。一是敬佩当年领导人的魄力。在接到朝鲜方面的求援信后,中央召开集体会议研究,多数人表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实在没有多余精力救助他人。而领袖力排众议,从国际大势出发,分析唇亡齿寒的危害,更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来形容抗美援朝的意义。这是一位军事战略家着眼全局,深谋远虑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把笃定中国不会直接参战的美军打个措手不及。对于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来说,他们不懂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智慧,不懂中国人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敏感与忧患。而在现如今的工作中,我们也被要求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优秀基因传承。
二是感佩当年志愿军的无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影片最后,响起这首振奋人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当年,我们可爱的志愿军刚刚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沉浸在安定祥和的建设中来。一声令下,志愿军们远赴朝鲜,在超低温的恶劣环境下与美军斗争。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饥无食、寒无衣的志愿军在零下30多度行军战斗的场景,无法想象他们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而死守铁原硬撑13天的艰难。还有那始终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连,129名战士的身躯永远矗立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军人的力量,全世界上只有中国军人能够有坚定的信仰、坚定地决心,为了保护祖国和家乡做出无畏的牺牲和奉献。
三是感恩当今好生活的不易。“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听着志愿军战士的心声,长期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内心涌过一阵暖流。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是志愿军们爬冰卧雪与敌人拼死血战换来的。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何其幸福,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我们要知恩感恩,尽己所能为国家建设得更好而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