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起原生家庭温馨、暖意的家庭来说,我更佩服那种能从低劣的环境中冲出来的人。
我在知乎上刷到一个回答,他说从初一开始他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一开始不好意思去亲戚家,周末也一个人躲在宿舍里。
农村的宿舍是原先废弃的大教室拼凑起来的,上下铺大约几十架,偌大的宿舍只有一个白炽灯,不开灯的话一片抹黑,就算是开了灯也只有微微发亮,瓦数极低的灯泡就像是田里耕地的老牛,微弱的发挥着自己。
大半夜班主任发现宿舍亮着灯,看到他在宿舍惊呆了。他不好意思回复其中原因,后来周末住校的时候担心班主任慰问,索性关了灯自己藏起来。
藏在黑暗之中,慢慢让他找到了安全感。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了,才发现原来他就是经常在学校看新闻时候同情的“社会底层”,家里穷、没资源、没方向没未来。
工作了几年,渐渐他明白了别人对他的定位:凤凰男、农二代、体制外、无房无车、相亲市场上无人问津的一角。
他开始加速读书,因为原生家庭没有人能教他什么社会真相,但是书籍可以。
读了书后明白了很多道理,也了解了社会运转的真相,于是遵从书籍中的智慧,投资G票,赚了一笔,辞了工作,投资自己,考了个研究生,最后遇到了相同志向的另一半,一同搬到了加拿大生活。
2.
我替他感到开心,他已经脱离了贫瘠的环境,至少现在已经过得很好了。
他后来回忆起来,说十一是他印象最深的日子,因为十一的时候,北方气温会急转直下,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天无所谓,随便弄个背心短裤就能搞定,但秋天他没有对应抵寒的衣物,因为个子长得快,又居无定所,总是到秋天换季没有衣服穿,所以每到十一,就是他最恐惧的季节。
他需要从伙食费中抠出一大笔出来,然后去地摊买衣服,也因此经常被坑,因为年龄小不懂砍价,也不懂怎么挑选衣服,买到的衣服通常都是质量很差的。
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意,他就这样过完了年少时期,但是他后来有精力了有钱了之后突然就释怀了,留守儿童几千万,大部分能上到小学或者初中已经了不起了。
但能上到大学毕业的,也就一小部分人,他说这只是一个小众群体,不足为道,成功之后再退回来看曾经已经多煎熬、多困难时期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事了。
我觉得有种观念是对的,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逃出”,只要“看见”了自己,你就是真正自由了。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阶段,在幼年时期面对的谩骂、否定、扭曲,年少认知思维是非常混乱没有健全的,没有人正向指引,不走上歪路已经算是万幸了。
但凡是能在成年后有努力冲刺“原生家庭”禁锢的这类人,这类人绝对不是一般人,他们能清楚认知,自己要一寸一寸的解救自己。
3.
说一件真实的事情,我之前在浙江义乌遇到的一个小姑娘,云南的少数民族,比我还小两岁,我一直觉得她的故事特别励志。
她没学历,高中都没念完就被家里撵出来打工,学历不高想去做销售卖房子,当时很多发展比较好的房地产开发商是要求学历限制的。
没办法,她只能去做房产中介,就是那种穿着统一墨蓝色西装天天喊口号的中介,一步步了解中介的体系到推销,她靠着自己的能力买到了一套镇上的房子和车。
她来我们公司面试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我,我正常的提了几个问题,她回答的平平,和普通销售没什么大的区别,我心里有了点答案,准备提前结束这场面试了,我说今天的面试到此结束,你回去等通知吧。
她沉默了两秒后,对我哭了,她说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现在的处境实在太难了,学历或许是我的一个缺陷,但我一定会在业绩上补足回来,请您帮帮我。
我鬼使神差的答应了,并给领导请示了原因。我感觉到了她的真实和真诚,如果没有到穷途末路,谁会愿意在一个陌生人眼前哭诉呢,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销售岗位,拿业绩说话。
她入职后很珍惜这份工作,没多久就开了第一单。她开心的要请我吃饭,算是感谢我给她这次机会,道谢。
我忍不住重新去认识她,她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有个小孩在公婆家,她现在独身过自己的生活,听说公婆还要霸占她的房子。
她业绩做的越来越好,入职第一年工资加上提成和激励拿到手差不多六十多万,第二年年初更是遇上了一个大客户,开年直接定了九套别墅,提成到手三十万。
前前后后,她在这家公司赚了一百多万。
有了钱后她开始打扮自己,重新谈了恋爱,生了孩子,在金华市中心买了套房子,老公是程序员,后来她邀请我去过一次他们的家,温馨的小家。
过年期间,我看到她发了一张朋友圈,她站在一棵树下,穿了一套舒适的休闲服,身材比例刚刚好,戴了副棕色框架眼镜,神色坚定又温柔,她变得越来越好了。
罗翔老师说的,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