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第一章 为什么你不能坚持?
1.1人生命运迥然不同的两个上班族
铃木一郎:“获得惊人成绩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每一个小步骤。”
1.2如刷牙般轻松,这就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总之,保持行动自如地持续进行,就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对于外来的刺激做出无意识的反应,或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无论如何,当身体学会某种行动,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轻松做出反应,这就是习惯。
习惯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地行动(自动化)。
大脑设定了一套程序,把固定而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地重复动作。这就是习惯的真面目。
被动地被习惯支配或是巧妙地主动运用习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1.3产生三分钟热度的“习惯引力”究竟是什么
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
不管是身体或心理状态,如果不能维持在固定状态的话,就会被各种变化所影响。对于人类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则会视为是一种威胁。
正因为身体对“培养新习惯”的变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而无法勤奋地持续,最后容易导致失败。
若想要将某项行动转化为习惯的话,只要持续新习惯一直到大脑认为这项习惯“跟往常一样”就好了。这是迎合人类心理的方法。
1.4持续多久之后能够“习惯化”?
程度一,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即每天规律的行为。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
这些行为习惯根据工作或生活环境不同,比较具有弹性,所以对人类而言,培养行为习惯难度不打。
阅读、写日记、整理,节约。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
程度二,身体习惯。
身体习惯是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
减肥、运动、早起、戒烟、肌力训练等。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程度三,思考习惯。
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
逻辑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等。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
1.5三个阶段就可以跃如“习惯的太空世界”
阶段一反抗期:马上就想放弃
阶段二不稳定期:被预定事项或他人影响
阶段三倦怠期:逐渐感到厌烦
1.6坚持下去就会出现奇迹
作者列举很多例子,总结就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7以“农民”的眼光,撒下习惯的种子
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生活,若想要获得“丰富的果实”,必须长期培育“习惯的种子”。
60%种植马铃薯、胡萝卜等短期收益的蔬菜,30%种植南瓜、洋葱、哈密瓜等半年收获的蔬菜;10%种植花数年才能收获的柿子、苹果、桃子。
培养短期习惯就是培养“马上可以看到结果的习惯”,整理、存钱、不看电视、减少开电子邮件的次数等。在商业社会中,必须培养这种让行动变得高效的习惯。
培养中期习惯,时间管理、写日记、考职业证等。
培养长期习惯,阅读、拓展人脉、健康管理。
1.8七十项习惯清单建立“年度计划”
当你描绘出自己五年、十年后的模样,接下来就该思考必须培养什么习惯了。
七十项习惯清单
自我投资
金钱
心灵成长
运用时间
人际关系
健康、美
1.9“培养习惯之旅”的注意事项与指引
前提一 每天持续行动
前提二 一定要坚持到底
顺利培养习惯的三个阶段
2.1反抗期:在暴风雨中前行
这个阶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动量或结果。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
对策二:简单记录。
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原则二: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复杂的事情容易失败,简单的事物容易坚持,这是真理。
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
不要陷入“完美主义陷阱”
“你连封面都不会写吗?”
有能力迈出第一步的人、有办法把第一步化为行动的人,就是具有行动力的人。
“婴儿学步”两种可行方法:
方法一,细分时间
5分钟整理
15分钟阅读
3分钟写日记
15分钟跑步
方法二:细分步骤
只整理一个房间
读一页书
写一行日记
“走路”而非跑“马拉松”
“婴儿学步”重点:
重点一,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
重点二,抛开不足感
对策二:简单记录
记录的效果在于能够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地掌握事实。
如果打算节省金钱的话,从“记录家庭收支”开始最好,能够看到记录的效果。
简单记录方法:
方法一:思考记录内容(要记录哪些项目?)
只记录完成目标“√”和未完成目标“×”
除“√”和“×”之外,记录行动的内容、数值。
方法二:思考记录的媒介(要记录在哪里?)
纸张(检查表、日历、记事本等)
电子媒介(电话、电脑、计步器、心跳表等)
记录重点:
重点一:不要过于繁琐
贪心地想记录许多项目或是制作不必要的专用表格,都是不能坚持记录下去的原因。
记录的工具要放在方便填写的地方或随身携带,这些都是减轻负担的方法。
重点二:一定要每天记录
记录是把习惯持续下去的强力工具。若想要检视每天的成效,持续行动是很重要的。持续记录能改善行为模式、提高动力,所以不只在反抗期,在培养习惯的一个月内都要每天做记录。
2.2 不稳定期: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在不稳定期中,经常会被加班或突发事件等非固定事件所影响。
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会采取有弹性的计划(如果加班,则只阅读五分钟,如果突然有聚会,则换个日子跑步),以度过不稳定期。
对于各种突发事件建立有弹性的“动力机制”,才能巧妙地应对困难。
不稳定期的对策大致可分为三项:
对策一:模式化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方法一: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方法二: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方法三:地点:决定地点
重点:
重点一: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重点二:考虑一举两得的做法
重点三:每天持续行动
如果你“每周周一、周三、周五、周日练习一小时英文听力的话,可以在周二、周四、周六这三天各练习5分钟或10分钟,持续下去,30天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对策二:设定例外规则
“例外规则”是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
方法一:考虑例外状况
A:身体状况(疲倦、提不起劲、感觉不舒服、感冒等)
B:气候(太热、太冷、下雨、下雪等)
C:预定事项(突然加班、聚餐等)
方法二:考虑应对方法
A:以“婴儿学步”的方式行动
B:替换,第二天加倍完成目标,或将星期天晚上七点预留出来,不做任何的安排。
C:设定特别的日子,“光明正大”地中断一次行动,也是一种方法。
对策三:设定持续开关
“持续开关”是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为了能够持续行动所设计的一些巧妙的方法。
2.3 倦怠期:“习惯引力”最后的反抗
习惯引力为了维持现状而设法抵制你所做的一切,做出最后的反抗。
倦怠期的对策有以下两项:
对策一:添加变化
如果一直持续做同样的事,任何人都会对单调感到厌烦,因此人们尝尝会开始找借口,或因突然找不到意义而放弃这件事。
方法:
方法一:改变内容、环境,改变能够带来新鲜感。
方法二:使用“持续开关”
重点:请勿以变化为目的而轻易地改变行为模式或“例外规则”。不过,在行为模式中,更改场地或内容是没有关系的。
对策二: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
在倦怠期中,还有一件事必须预先做好,就是“思考下一项要挑战的习惯,并开始拟定计划”。
习惯清单范例
方法:
方法一:把目标倒过来计算
请针对优先度高的习惯,重新检视第一章中所列的“习惯的年度计划”清单。
方法二:拟定计划
为了培养“习惯化”的能力,请使用新的工作清单拟定计划。
十二个“持续开关”,让你远离失败
3.1 配合“持续开关”的诀窍,灵活运用开关
“持续开关”的目的在于提升动力,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糖果型开关
1
奖励
通过奖励的力量突破眼前的困难
2
被称赞
塑造被称赞的气氛以提升干劲
3
游戏
以游戏提升自己的热情
4
理想目标
设定理想目标,让现在的自己更进步
5
仪式
通过举行小小的仪式,驱除怠惰的心情
6
去除障碍
去除障碍,减轻压力
处罚型开关(危机感)
7
损益计算
投资,制造失败就会亏损的状况
8
结交朋友
结交培养相同习惯的朋友,不容许自己安逸
9
对大众宣布
对大众发表宣言,造成没有退路的状态
10
处罚游戏
利用处罚游戏击退借口
11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引发达成目标的欲望
12
强制力
通过与他人约定、制造严苛的环境、时间限制等,逼迫自己进入“不得不做”的状况
3.2 糖果型开关一:奖励
3.3 糖果型开关二:被称赞
3.4 糖果型开关三:游戏
3.5 糖果型开关四:理想模式
3.6 糖果型开关五:仪式
3.7 糖果型开关六:去除障碍
3.8 处罚型开关七:损益计算
3.9 处罚型开关八:结交朋友
3.10 处罚型开关九:对大众宣布
3.11 处罚型开关十:处罚游戏
3.12 处罚型开关十一:设定目标
3.13 处罚型开关十二:强制力
第四章 任何人都能够坚持:六个成功的故事
结语 现在就播下习惯的种子
“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