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即使不能通背全篇,其篇首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也定知晓。此句源自孟子的“人善论”,孔孟之道,儒学大宗,自汉起便作为唯一正统,官方认定,对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别的不说,但说孟子的“人善论”,相较之下,我更倾向于荀子的“人恶论”!
或许是我思想偏颇,本性不纯良吧!自我感觉荀子的“人恶论”更让人信服。性,是一种先天属性,是一种质朴的自然属性,一种本能。与“性”相对的则是“伪”。“伪”是人为的、后天加工的。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要有后天的礼义教化,引人向善,如若不然,为何需要后天的引导教化呢?既然有它的存在,还存在千年不灭,自是有缘由的,这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需要引导教化,来让我们懂得“礼”!“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因为我们生存的需求已被满足,我们才去接受后天教化,才会去知礼节,知荣辱。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人,饿了吃,冷了穿,累了歇,趋利避害,这都是本性。荀子认为,性恶伪善,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
“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人性本就是存在欲望的,亦如西方《圣经》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故此,必须用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是后天的,加工过的。
我们常认为,战争滋生了罪恶,战争的年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但就是因为战争,因为时局动荡,因为困苦,因为混乱,人性才不再被世间礼教束缚压抑,人性恶才体现出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头猛兽,而礼教,则是困住它的锁链,只有束缚住它,才能遏制住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恶之向善转化。 而孟子的人性本善,在我看来,就有点过于理想了。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讹人碰瓷”事件,我们常调侃,“不是说好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其实,换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老人们不在乎世间对其看法了,世俗礼教对其没有了约束作用,自己欲望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我更同意“人性本恶”这个观点,而此观点,也更加实际!
by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