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篇的育儿感悟过去14天,看看上篇文章,感觉时间比较遥远,最近的2周继续学习育儿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又冒出很多感悟。
首先跟进上篇文章的2个心得落地行为,第一个不要控制根本没有做到,好的是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控制行为,提醒自己收敛。第二个要求从80分到90分,逐步应用在了老二的身上,每天演讲的小故事,让她练习,卡顿的部分逐渐顺畅了。
这段时间看完了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报名了线上付费精读课《客服自卑的勇气》并上第一次课,参加了一次线下的读书会《给孩子大一号的爱》。
当输入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自己原来在育儿路上做的是那么的差劲。原来儿子的情商非常的高,队友那个被我嘲笑的育儿观其实是很接地气的。反观自己,控制、咆哮、愤怒,太多的负面情绪,看似自己在尽力尽力,但实则是更多的满足自己的需求,拖了孩子的后退。一天夜里我突然觉得特别对不住儿子,流下了眼泪。
继续更新我最近的育儿认知:
第三:家长必须认识到亲子关系是一个逐步分离的关系,意识和接纳这层关系越早越好。家长太爱孩子了,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信学习好,一方面又给孩子包办很多事情,不给他练手的机会,有一天开始批评他做得不够多不够好。解决的方法:先让孩子做生活中的小事,让他们从小事中找到自信,在过程中家长要给与肯定和支持,必要的时候给与资源。对于小龄的老二来说让她帮忙端饭,收晚,收拾玩具,扫地,一个原则但凡对于她自己的事情能做的部分,都让她去做,家长尽量不要去代做。现在她对端饭上瘾,一天爸爸端了反,老二就大哭起来,后来爸爸又把饭端回了厨房,老二再端出来。对于14岁的哥哥,我就鼓励他整理好自己的书桌、书洞、书包。
第四:有效沟通首先需要看见情绪的大象,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情绪和理智,前者如大象,后者如骑象人。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大象就会不安,进而进入自我保护程序,可想沟通是很难进行。只有安抚了大象,让它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和骑象人进行理性的沟通。当我们需要和孩子沟通可能要让他不舒服的事情的似乎,要想法安抚大象,如果做不到的话,就要放弃沟通。
第五:看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即使你认为是缺点的背后其实也一定会有闪光点。学校教育倡导赏识教育,比方孩子回答问题完全没有在点子上,但是他勇于举手,这个就是勇气,我想家里也应该推广这种赏识教育。比如哥哥磨蹭,早上总是很迟出门,这反映了他的心态平稳,不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