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差不多三四岁就认识了,具体我也记不清了。爸爸想让我读书近一点,便在幼儿园附近起了房子。刚好盖在她家隔壁,合肥的乡下房子都是相邻的,用的一堵墙,拿着同一种砖。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一点也不假。自打和她认识之后,直到现在二十多岁了,依然像亲姐妹。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池塘里抓蝌蚪,抓蟋蟀蝈蝈,可谓是胆大包天。印象很深的是我们想吃红石榴,就去到一家老奶奶家里,她家的红石榴树从院子里延伸到院外,恰好被我们看到。于是我两便协商一起去打石榴吃,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要通别人说一声。只顾着摘就行了,也不懂这个行为叫做偷。于是我俩抱着石榴回家,各自都被奶奶骂了一顿。
从什么都懵懂的小孩子一直长到我十六岁,那一年我去了江苏。我心里非常的不舍得她。除了我的奶奶,几乎我所有的日子都与她一起生长。那时候一袋豆奶粉我们都是拿着碗一起喝,互相吹的满脸都是,却乐在其中。白天我们一同上学,放学了我们便放下书包一同出去耍。到了饭店两个奶奶就站在门口各自喊着自家孙女回家吃饭。吃完晚饭她便来我家看电视。
小时候洗澡是在院子里,与她家一墙之隔。每次都要追问,你还有多久好?不想错过一点玩耍的时间。
我们那边过年非常热闹,从小年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直放到元宵节才逐渐收尾。年三十我们都会洗澡,老一辈说这是除霉运迎新年。会从头到尾都换上新衣。年三十我和她就约好,大年初一几点钟起来,几点钟开门放鞭炮,何时去拜年。第二天的清晨,我俩便爬起来拿着各种花式的袋子挨家挨户拜年。街道上的人家很多,差不多到中午才能结束。可把我们几个结伴同行的伙伴们累坏了。但回到家看到战利品那是一个美滋滋🤤🤤
我俩经常喜欢丛林探险,我带着她去过我奶奶的家,那在街道的下面,差不多要走三四路,要走靠近一个小时吧。那里的房子是土房和瓦房搭成的,看起来非常简陋。但玩法却很多。林荫小道边上有个草原,在这之前,它其实是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用来给农民们灌输水道,养殖庄稼。后来它便干枯了,加上长期的无人打理,便形成了草原。那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和她便躺在草坪上,很远处有很多小树,里面有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甚至还有小松鼠在四处游走。我和她看到松鼠便赶忙爬起来去抓。浑身都是汗,两个人扑了个空,啥也没抓到,身上倒粘的全是稻草。奶奶家那边有很多水果树,梨树、橘子树、苹果树、桑果树、板栗树应有尽有。不同的季节我便领着她一起去摘果子吃。那桑葚果总是把我两的小嘴吃的不成人样,看起来惊悚极了。秋天的话,我便带她打板栗,板栗吃起来确实很香。但是它实在是长得顽固。它简直就是个小刺球,很馋它,但总是会把我的手扎破。我俩便找到一个搬砖,将板栗放在下面,我俩站上来左扭右扭。等打开发现里面都被我们踩破了,实在可惜。
她带我去过她的老家,她的老家遍地都是田,田里有着刚插的小秧苗,生生不息的屹立着,仿佛都在想象自己长大后的样子,看起来顽强坚韧。我同他盯着太阳,到处游走着。走一路她便同我说一遍。这个是她爷爷奶奶的住宿,前面是鸡笼,里面养了很多鸡。那个地方是哪个同学的家,她都与我详细介绍。开春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长毛笠(绿色长条形状的食物,通常长在湿润的地方)我们便走一路吃一路,还不忘摘一大堆带回家,当作零食吃。小道上还有很多盼盼果(红色的圆果子),我特别喜欢吃盼盼果,那个味道真的超级美味,我已经靠近十年没有见到了!因为不知道普通话学术名是什么,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还蛮想念盼盼果的味道的。后来我俩时常不由自主的就会走到各自的老家去玩。走一路聊一路,我们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暑假的时候,街道上便会搭戏班。每一年夏天都会有戏班子下乡到我们这来唱戏。差不多吃完晚饭之后,很多来自不远处的老人们都带着小板凳便来听戏,通常都是唱黄梅戏,那时候我很小,对戏剧不感兴趣。也会跟着听上一时半会儿,便坐不住了。我便与我的发小还有街道上其他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躲猫猫、打羽毛球、写王字。是我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年龄层也是层次不齐,小到小学一年级,大到初中三年级,全能凑一起。那时候我们最讨厌下雨天,下雨便唱不了戏,下雨我们便必须回家,无法玩到一块。
这几年,我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发展起来,乡政府开了图书馆,可以免费阅读。我自幼就爱看课外书,但是我有个冥顽不灵的爸爸,他认为课外书是和学习无关的事情,课本中的知识都没学透,整天尽看这些没用的。我那时候爱读鲁迅和巴金的书,我爸爸便把我的书藏了起来,还有一大半给他撕了去,我为这件事情哭了好久。有了图书馆之后,放学之后我就会去图书馆看,看完再回家吃饭。再后来,乡政府开了广场,广场刚开通那会儿,简直跟过年一样,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块活动。老年人就在老年区通过器材活动胫骨,阿姨们搬来音响,跳起了广场舞。我们便在马路边上跳方格,没一阵儿之后,就剩下我们这帮孩子玩了。
孩子最爱的便是过生日,但是那时候生日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蛋糕吃的,我家里对我属实不错,每一年都没缺过我的蛋糕,我最先想分享的便是我的发小。拿蛋糕涂个大花脸。舔着鼻子吃。她送过我很多礼物,记忆里最多的是耳环,还有很多信。这些礼物我放在一个礼盒里,到现在都还保存着。放在我的卧室里。每当翻开就想到小时候,那些美好的事情立刻浮现在眼前。
她比我小上几岁,但却很懂事。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邻家女孩,奶奶那一辈的经常说小小就和你好,你俩性格都活泼,嘴巴都能说(善于表达的意思)她的小脑袋里装了很多故事,炎热的夏天,有很多奶奶拿着芭蕉扇聚在在门口乘凉,她经常把奶奶她们说的哈哈大笑。都在那边夸这个小女孩真讨人喜欢。
我和她之间的趣事太多太多了,多到三言两语完全说不完。在江苏读书的日子里,我时常想她,怀恋和她在一块的时间。每年回乡下,我都会邀请她去我家住,她听到我回来其实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直到现在,虽然不常联系,但每逢过年我们很自然的就会凑到一起,依然还像小时候一样,我们虽然长大了,但童真都留在彼此的心里。
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