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多的时候,我就特别容易陷入一整天一会儿做这件事,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又切换到另一件事。这样换来换去的结果,通常是一整天一件事也没完成。还弄得很疲惫,明明知道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但是还是会做着一件事的时候心里想着另外一件事,注意力无法集中。图画的好好的,突然想起有个快递想去看看物流到哪里了,打开购物软件却忘记要干嘛的,中午了大家喊去吃饭了,却发现制图软件上只趴着几条线而已。
卡罗琳·威廉姆斯在《认识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中说:
对于大脑来说,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拖延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都意味着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卡罗琳·威廉姆斯是科学杂志的记者,想通过外界干预大脑从而改善注意力缺失、容易焦虑等各种毛病。拜访了很多神经科学以及亲身参与了很多相关实验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做了很多相关问卷调查完成的《认知迭代》这本书。对于这种能够拿自己脑袋来实验的行为,我表示钦佩。
作者的本意是通过干预大脑的相关区域,以改善行为,使得行动的时候更加省力。最后发现从改变行动来改变或增强脑回路,从而改变大脑反而更容易。
《认知迭代》这本书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大脑神经的可塑造性。第二部分讲述大脑在各种状态下是如何运行的,以及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
1、大脑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
成年人的大脑的主要工作就是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和归纳机器,在后台不停运转,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及其与已经存储的记忆之间的关系。
一个成年人的大脑有数亿个神经元以及数万亿的连接。这意味着我们的一个行动,一个想法牵动着很多神经元的复杂连接。连接神经元的物质叫神经元突触,神经元突触就像章鱼触角一样随时增长和收缩。而这种连接可收缩一直都在发生,也就是说神经元之间随时可以产生新的连接。大脑和想法、行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工作的(当然比这要复杂的多)。所以我们通常说要长见识,见识过的人和事存储在记忆中成为经验。为当前发生的事提供参照,以便作出最合理的反应。 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的认知的投射。长见识可以说是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这种观点和成长型思维不谋而合,既然大脑的神经可随时产生新的变化,那么接受和学习新的事物,显然也是可行的。事实也证明成年以后学习新的东西也能够学的很好。
你做的不够好不是你不够聪明,是你不愿去做,在心底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或者怕自己做不好而选择不做。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性格、智力、能力都是固定的不会变化的,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性格、智力、能力都是可以变化的。科学和我们的日常经验证明,我们的大脑符合成长型思维。
既然大脑都是一直在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大脑朝着我们想要的状态发展呢。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想法)和行动来反过来塑造大脑。想想你想改变什么?你想学习什么技能?作者根据自己和身边的人总结了几个想想改变的认知能力。注意力、控制焦虑创造力等方面。当然你可以想想你想改变哪方面。
2、专注力和走神状态
接受自己的各种精神状态。不要把走神状态看成是跟专注对立的,它们都是我们的某种精神状态。
专注是学习和工作的高效状态,任由思绪信马由缰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 当你早上刚醒来觉得有点疲惫,不必立马去做需要高度专注的事情,让思绪翻飞一下,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份早餐,去小区楼下跑两圈,总之让大脑放松放松把疲惫赶走,然后再去进入工作而不是拖着疲惫的身心进入工作。
总之顺应身体的各种状态,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而不是一味的摒弃走神,逼迫自己进入专注状态。你在什么样的事情上多花些时间,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有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是在想和他人的关系。各种关系,一会儿想想和这个人的关系,一会儿想想和这个人的关系,所以走神模式其实是有利于社交关系能力的发展的。
许多技术做的很突出的人,人际关系都处的不怎么好。技术问题都是目的性非常明确的,需要高度专注的。大脑都在处理需要高度集中的事物上,没什么走神的时候,减少了思考人际交往的时间。你也许有过这样的感觉,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就想通自己之前没想通的事,这就走神模式的用处。
你想成为一个专业技能突出的人,你就得选定一项技能,记住“心流”这种状态,让你能够容易达到这种状态。而经常达到这种状态,会加强这项活动下的脑回路的连接。
如果你从事的是需要创意的工作,那么恐怕适当的走神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需要感受在这两种模式下的感觉,记住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容易达到你想要的状态,然后训练自己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
3、控制焦虑
当我们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特别容易焦虑。 当看到同侪比我们挣得多,比我们日子好过,会焦虑。老板批评了一句,会想老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之类的。工作不顺心,家庭关系紧张,人家关系不和谐这些日常问题就足够我们头疼焦虑的。
焦虑是一种情绪,你的大脑却把它看成事实。 很多的焦虑源于我们内心对事物的错误判断,而非事实。我妈妈是那种她一发信息,或者打电话就要得到回复的人,要不然就会脑补我是不是出车祸了啊,手机是不是丢了啊之类。但我就是没看到信息、走开那么一会儿没接到电话而已,啥事也没有。
焦虑往往是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担忧。 担忧不确定的坏处是否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更加担忧坏事发生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
社交焦虑是担忧自己表现不好会被人讨厌被人看轻。 被人讨厌或被人看轻很多时候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并非总是事实。还有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被人讨厌是正常的。
要修正这种认知偏差的方法有三种:
- 认知偏差练习。 让我们的注意力系统多关注些积极的事物。
- 改变对认知偏差的负面解读。 在你不自主的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告诉自己那是你的猜测,并且你的猜测也没有事么事实根据。加强积极认知的大脑回路。
- 进行工作记忆的选择。 对工作记忆进行选择,为你的心智腾出更多空间,这可能有利于摆脱焦虑,当然也可能完全相反,你有更多的心智去焦虑了。
不管是哪种状态,是大脑各个不同区域间的不同连接。干预大脑某区域可能会有利于我们做出某种行为,反过来做出某种行为,也会启动相应区域的大脑活动。所以若你想掌控自己的大脑,就问问自己想要干什么,然后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