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传承
中秋到了,清华学生小马送来了自家种的五常大米,放在保安岗亭门口。
晚上我回家后,带着儿子小宝子去保安岗亭取大米。楼下的推车需要一元钱开锁,我找宝子要了一元钱,宝子犹豫了一下跑回房间拿了一元钱。宝子开锁后坐在推车上,非常兴奋,叫嚷着过年了。
五袋大米,加上推车上的宝子,车库的斜坡我推不动,我说:“宝子下来吧,帮爸爸一起推车好吗”?他赶紧翻下来,用小手一起帮忙推车。看着宝子努力的架势,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力气,但我心里感到特别充实,有儿子在帮我。
推了两步,上了斜坡,我说:“好了,还上来吗”?宝子立刻放下推车,举高双手,等我把他放回推车……
我常常想到《读者》的故事,那些在新年里,冒着风雪推车回家的车夫人生,板车就是他的家,一家人在路灯下团圆。
如果我就是那个贫穷的家庭,为着生计在城市里奔波,儿子因为父亲在他身旁,依然是幸福的天堂。
今天上午,为我的父亲迁移养老院,起早赶去龙岗为父亲搬家,为他的晚年送去贴心关怀,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此时明月当空,清鸿似水,我凝视着儿子,想象小时候父亲对我,无限温柔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