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中,你不知道的事儿。
本片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1993年,冯小刚经王朔推荐,看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后,就萌发了将其拍成电影的远方,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九四二》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筹备,都未能顺利开机,直到2011年2月,小冯也变成了老冯,真正有了拍摄本片的资格,这部筹备了18年的电影,才开机启动,圆了冯小刚的梦。
《一九四二》的拍摄地横跨七地,剧组从河南、山西、重庆一路辗转到了东北,拍摄难度前所未见,由于冯小刚的严格要求,对于取景地的一切细节都要还原历史原貌,为此,剧组翻拍了10万张历史照片,街道两边店铺里的小摆设和1000多块牌匾全部根据历史照片设计,而拍摄的环境也异常恶劣,东北某些地区的温度达到了零下20多度,但上千名演员和近六百名工作人员,都坚持完成了拍摄工作。
本片的投资高达2.1亿,并请来了国内外众多顶级大咖,主角有19个,次要角色50个,但实际上他们大多都是友情出演,包括凭借主演了《肖申克的救赎》的蒂姆,罗宾斯和凭借《钢琴家》拿到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而主演张国立更是零片酬出钱,才得以让绝大部分成本投入在电影制作上。
这些参演的演员们在拍摄中克服的最大难题就是饥饿,为了更符合饥荒中的灾民形象,电影拍了135天,他们就得饿135天,每天只能吃一个苹果或是一小碗粥,一个鸡蛋,为了填肚子,他们只能多喝水,在兜里放两块糖,张国立整部戏拍下来本就没有什么体重的他,瘦了21斤,后期更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全身浮肿,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张国立等演员们意识到,饥饿的人是没有尊严的,那些在1942年的饥荒中背井离乡的千百万河南人,包括死亡的300万人却比电影中更加悲惨,你对冯小刚的这部《一九四二》是如何评价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关注电影厂子,是每日带来不同的电影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