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第一天,很平静。仿佛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从凌晨开始,收到了许多朋友的祝福,生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年生日祝福总是不少。
去看《七月与安生》。
安妮宝贝很火的时候,身边每个女生都读她,读《告别薇安》、《彼岸花》,读过安妮的第一本书是《莲花》,最喜欢的一部是《素年锦时》,她改笔名后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再未读过了。
《七月与安生》,书没有读过,对电影本身兴趣也不大,只是不想在生日这天选择湄公河惨案或是小丸子,对声名日盛的江苏老乡的作品改编的大热电影也选择了回避。
七月与安生,悖逆与妥协,相生相杀,如影随形,于你于我,从不例外。尘埃落定,无论多么悖逆的人生,都会有妥协的一天;无论对人生怎样妥协,都有悖逆因子在骚动。
生日这天不得不选择的电影,看到几次泪眼婆娑,成长中的伤痛和苦涩被一一忆起,就像是时刻在提醒自己,你只是寄居在贝壳深处的软体动物,而已。
有太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离开体制,为什么要放弃一份看似稳定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我总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改革了,看不到希望了啊。看完电影,这个答案变得更简单:因为我就是那个伪装的很辛苦的七月啊。
一直要做乖孩子,要照顾人,也是很累的。
如果任性一点,读书读的不好有什么关系?如果自我一点,别人不喜欢我于我何干?如果倔强一点,不结婚、不生孩子又怎样?
仍旧记得小学班主任对父母说的:你们家的孩子太“独”了。父母回来后对我的责问:为什么不合群?为什么不乖?从那以后,我知道合群是必须要牺牲掉一点东西的,也知道如果过于强调“我”,就不会有“我们”。
可是我依然是“我”啊,每一个“我”,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活在别人心目中顺遂的“我”,一定不是真的“我”,如果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又何来快乐之说?妥协的人生,会过的平稳、顺利,可是,会不会在某个梦中,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大哭、大笑,梦醒时分,枕巾却湿了一大块。
活了整整27年,春去秋来,身边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已经学会了道“珍重,再见”。选择了道阻且长,不妨认真和过去的自己道声:“珍重,再见”。
28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