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在世时,经常谈起村里的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她常来我家家访。
这位老师是一位天津女知青,身上有那个时代知识青年的干劲儿。在生产队拔麦子时,泼辣得很,一个城市里的小姑娘把小辫往嘴里一咬,一马当先,不怕脏不怕累,拔得满手血泡,缠上纱布仍然不下火线。乡亲们看着心疼,便推她当小学教师。当了小学老师,她更是认真负责。孩子在校学不会,就家访,追到家里也要把你教会喽。三哥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乘法表不会。那老师便天天来我家家访,务必教会。
老妈夸我:当时,你三哥教半天儿学不会;你还没上学呢,趴在旁过眨巴着眼睛听,一会儿就背下来了。对此,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那位老师我不便道出姓名,她是我同学文力的母亲,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特别亲切。
家访,这种联系学校与家庭、联系老师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己经式微,几乎没什么老师使用了。
我当了高中老师之后,忙得要死。学生太多,照顾不过来,更别说去家访,联系家长了;但我真的去家访过。
那个孩子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小男孩,不言不语,腼腆得像个小姑娘,成绩一般但学习态度非常好。其实就是班里一个不起眼的内向孩子。
有一次,他找我请假,说头疼,我也没往多处想,联系了家长就准假了。可一天之后,他没有返校,我想莫非是病没痊癒;又过了一天,他还没返校;又过了一天,还没有返校。我开始担心,怎么回事呢?
我往他家里打电话,他父亲接的,那是一个苍老的唉声叹气的声音。“蒙老师,孩子不是头疼,是不想念书了。这几天,我正劝他呢,可怎么劝也劝不回来……要不,您也帮忙劝劝他吧。”
我说:“好的,您把他带到学校,我和他聊聊。”
下午,孩子在父亲陪同下来了,一脸的泪痕。我劝了劝孩子,无非是一些大面上的道理,比如,“你这么小,不念书能干什么?”“不念书,就只能沦为社会底层”诸如此类吧。
孩子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同意来上学。他说回去拿书包下午一定来上学。他父亲很高兴,我也很高兴,终于把一个辍学边缘的孩子拉了回来。
可,下午,那个孩子没有到班上。
我再打电话过去,是孩子父亲接的,隔着电话我也听出他话里满是内疚,哽哽咽咽地说:“这个孩子太倔,不听话,太对不起您对他的关心啦……”
我的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就要中断学业,我却一头雾水,连具体原因都不知道,真是教育的失败。于是,我就萌生了家访的念头,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想再拉这个孩子一把。
我到了镇上,跟人一打听,就找了他的家;因为他家开一家打沙发的小厂子,村子里也小有名气。我猜想他的家庭条件应该不错。
我到了他家,见到的景象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村子开厂子有钱的人家一般都高门大户装修得富丽堂皇,可我走入的却是一个破烂的大院。院子里七零八落地堆满了木板,厢房里塞满了海面和面料,冷冷清清的,见不到人,看来这个小工厂己停工很久了。
我在门口喊了一声,他的父亲迎了出来。两三天不见,这位父亲苍老了很多。或许去学校见我时打扮了,或许这两天为孩子净操心了,或许生意的挫折生活的艰辛折磨的。我眼前的纯然一位邋里邋遢的农村老大爷。
他父亲见到我,很激动,握住我的手不放:“蒙老师,您来了,您真是一个好人,快进屋……”
那个孩子正躲在屋里,见到我很窘迫,脸涨得通红,站在我面前很局促。
这次,我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没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没有劝说什么,只是真诚地坦诚地望着他。
那个孩子嗫嚅了半天,终于开口说话了,终于敞开心扉倒出实情了。
“老师,您看看这个……”孩子把我拉到冰箱旁,打开了柜门。
冰箱里没有冰淇淋冷饮没有水果蔬菜,里面躺着几支冰冷的针筒,我一下子惊呆了。
“老师,这是胰岛素注射剂……”孩子向我打开他生活的一扇门,“老师,我有遗传性糖尿病,每三两天就得注射它。别的同学都健健康康的,就我是个病秧子。老师,您知道背着众人给自己注射的感受吗?觉得自己没用,是个废物……”
“因为这个病,我的饮食有很多忌口的,食堂的饭我也不敢瞎吃,有时就自己煮泡面。看别的同学一起吃饭,有说有笑,我羡慕得不得了,可我融不到他们中去……”
“老师,我家这个样子,您也看到了。厂子倒闭了,不但没挣到钱,还该了很多债。我爸每天要躲债主,还要凑钱给我买药,还要供我上学。我爸爸太难了……”
“老师,我的并发症己经出现了,黑板看不清楚模模糊糊,腿有时就浮肿了。老师,我怕……我怕自已活不了多长时间……”
“我己经这样了,我不想拖累我爸爸……我挣不了钱,我就少花钱,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帮衬帮衬我爸爸……”
“老师,您说,我这么选择对不对……”
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怔在那里,觉得装针筒的冰箱里冷气在慢慢地往外透,冷气镇得我浑身冰凉,我的眼睛里也流下了冰冷的泪滴。
他父亲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我们身边,他眼里也流出了浑黄的老泪。
我劝孩子去上学,不图考什么大学,不图成绩多好,只图每天活得充实快乐;注射胰岛素,可以去我的单身宿舍;饭菜不合胃口,可以让家长送;每周还可以请半天假,回家调养调养身体……
我和他老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他,他才勉强答应到校学习。
到文理分科的时候,作为一个新调入的老师,我在年级里人微言轻,不能把他要到自己班里。结果,他分到了另外一个班,我还和他的新班主任打过招呼,拜托他帮忙照顾这个孩子;可时间不长,这个孩子就不来上学了,据说是生病了,莫非他的糖尿病并发症加重了,我不得而知。
匆匆忙忙的日子就像一块抹布,把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挥就擦干净了,我仿佛忘记了这个孩子,陷入了庸常而荒凉的生活中。
我的经济条件好转了一点,也去驾校学了车。在训练场上,在众多的学员当中,我又邂逅了他。他跑到我身边,喊了一声“老师”,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他虽然还是清清瘦瘦的,可脸色红润了,性格也开朗了一些儿。
一聊之下,我才知道,他的病情好转了也稳定了,他老爸的生意也有了起色,他学车是为了帮衬父亲拉货送货。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也亮亮堂堂的。阴云笼罩的日子总会散去,阳光明媚的日子定会到来!
那次家访,我也不知道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但我知道我尽心了。
我期待着和那个孩子的再次相遇,期望着他的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