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通注(4·59)

【原书卷四·五九】

乙丑,余江宁,救火水西门;见喧嚷时,一美少年着单衣,貌颇闲雅,异而问焉。曰:“秀才也。姓龚,如璋,号云若。”次日,以文作,来往甚欢。后十年,中进士,改名孙枝。过随园见赠云:“早结山堂水竹缘,朝簪重脱未华颠。有诗何但循吏,不老方知是谪仙。细雨渐消寒食候,秾花争放曲尘天。谢公墩外峰峰好,屐齿逡巡又一年。”龚后出宰山西榆次县,王师西征,烹羊享兵,得奇句云:“拔刀割肉目眥裂太平时羊乱时妾。”

乙丑,指乾隆十年,1745年。

知,音zhī,此处是主持;执掌的意思。《国语·越语上》:“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吕氏春秋·长见》:“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高诱注:“知,犹为也。”又如:知政;知事;知府;知县。本条诗话中“余知江宁”,意思是“我担任江宁县知县”。

水西门,音shuǐxīmén,原名三山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水西门坐东向西,面临秦淮河,其规模仅次于通济门和聚宝门(今中华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的主城门。水西门为水陆两栖城门,旧时南京城水路进出的主要通道。今水西门的陆地城门原为建于南唐时的龙光门,明洪武十九年(1386)敕令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而改名为三山门。后来陆地城门被称为旱西门。紧靠南面的水门即西水关,原是南唐的下水门,明代建成水城门,后称为水西门。这水陆二门在南唐以来一直就是商旅辐辏之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1953年前后三山门瓮城和城门陆续遭到拆除,1958年又拆除残存的城门和城墙,1959年城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仅留水西门地名。水西门外辟有水西门大街,经过三山桥跨越秦淮河,通往外郭江东门,两侧有分别有莫愁湖、南湖,如今的水西门遗址辟有水西门广场,众多城市干道在此交汇。

缣,音jiān,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之古称。《说文》:缣,并丝缯也。

龚如璋,即龚孙枝(生卒年不详),字云弱,一字梧生,号云若。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清江苏江宁人。历官山西榆次知县、山东曹州知府。工书画,好剑舞,善射,晓天文。卒年八十余。

朝簪,音cháo zān,释义为朝廷官员的冠饰。常借以指京官。唐·张说《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本条诗话中的“朝簪重脱”,是指袁枚两次辞官的经历。

华颠,音huá diān,意思是指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尔雅曰:“颠,顶也。”华颠谓白首也。清·厉鹗《寒食日同穆门西颢集湖上》诗:“冷食正宜供软脚,几年相见各华颠。”

循吏,音xún lì,指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后借指奉公守法的优秀官吏。“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乃至民间的“青天大老爷”的称谓。

何但,音hé dàn,语气助词。1、犹何必。《汉书·武帝纪》:“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2、岂止。《孔子家语·相鲁》:“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寒食侯,音hán shíhóu,古代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节后需要重行举火,宫中取烛火以赐近臣,表示恩宠。寒食侯,即得到皇上赏赐新火蜡烛的王侯。《西京杂记》:“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成帝的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同时封侯,号称“五侯”。

曲尘,音qū chén,原指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唐·谷神子《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曲尘之色,斯乃榇中送亡人之食也。”借指柳树,柳条。宋·张先《蝶恋花》词:“柳舞曲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亦借指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唐·唐彦谦《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曲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谢公墩,音xiè gōng dūn,又称“谢傅墩”,晋太傅谢安与王羲之共同登临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邻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自注:“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唐朝距离东晋年代并不久,因此李白看到的谢公墩,应该就是谢安和王羲之登临处。冶城,就是现在的朝天宫一带。后代的很多南京地方历史文献都认为“谢公墩”在朝天宫附近。《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等将谢公墩画在清凉山、虎踞关附近,永庆寺(今五台山永庆寺附近)前,与李白描述的谢公墩历史位置也较为接近。清·陈文述《金陵历代名胜志》记载:“谢公墩,在冶城北二里。谢安与王羲之共登,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今有人认为谢安墩在南京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内,乃是源自于宋·王安石《谢公墩》诗:“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但《景定建康志》指出,半山寺那一带其实是谢安的侄子谢玄及其后代所居住的地方。王安石把谢安与谢玄混为一谈了,故写出了《谢公墩》诗。

屐齿,音jī chǐ,本义是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借指足迹、游踪;履声、脚步声。唐·独孤及《山中春思》诗:“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常熟多画师。有黄鼎者,足迹半天下……故所作多离奇俶诡,为古人屐齿所不到。明·王世贞《曾太学携酒见访作》诗:“花宫寂无事,屐齿破高眠。”

榆次县,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城,废并州太原府,废太原、晋阳二县,新置并州军事,移治于榆次。太平兴国七年(982)“以榆次地非要会”,移并州军事治所于太原新城,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榆次县属之。1954年将榆次县城关区改设榆次市,其余仍为榆次县。1963年,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1971年,恢复榆次市,榆次县迁驻长凝。1975年,榆次县迁驻榆次市。1983年,撤销榆次县,将榆次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榆次市。1999年撤销县级榆次市,设立榆次区,为晋中市下属区。

眦裂,音zì liè,意思是目眶瞪裂,形容盛怒。《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

太平时羊乱时妾。此句把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杀妾飨士”及以人为军粮的人吃人事实写进了诗句,这是一般的文人雅士难以做到的,应该是袁枚称奇之所在。中国历史上“杀妾飨士”最著名的人是唐朝的张巡。《旧唐书·忠义传》:“张巡守睢阳城,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许远(睢阳太守兼防御使)亦杀奴仆以哺卒。”而史上“杀妾飨士”第一人是三国时期的袁绍部下臧洪,官拜东郡太守,因反叛袁绍而被讨伐。《后汉书》:“绍兵围洪,城中粮尽,洪(臧洪)杀爱妾,以食兵将,兵将成流涕,无能仰视。”人吃人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多见。仅据二十五史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403起人相食的记载。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超高频率。中国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将人性毁灭殆尽,将敌方俘虏或平民杀而食之,甚至腌制以作军粮,史书不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07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39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60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50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64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04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47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02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9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52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3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2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16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9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