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戏剧语言——在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 戏剧语言——在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没有什么成见,不偏重这个,轻视那个。这与其说是学习方法问题,还不如说是学习态度问题。心中若先有成见,只要这个,不要那个,便把学习的范围缩小,也许是一种损失。
相声的语言非极精练、极生动不可。
先想好包袱,而后设法用几句话把它引逗出来,便能有效果。
明白了作文要前呼后应,脉络相通,才不厌修改,不怕删减。
- 部分服从全体。假若有那么一句,单独地看起来非常精美,而对全段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就该删掉它,切莫心疼。
语言练习不专仗着写剧本或某一种文体,而是需要全面学习。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内容既充实,语言又精美,缺一不可。
缺乏基本功的,理应设法补课。
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
第一是作者的眼睛要老盯住书中人物,不因事而忘了人;事无大小,都是为人物服务的。第二是到了适当的地方必须叫人物开口说话;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
小说
与剧本有不同之处:在小说中,介绍人物较比方便,可以从服装、面貌、职业、阶级各方面描写。戏剧
无此方便。
- 假若小说中人物可以逐渐渲染烘托,戏剧中的人物就一出来已经打扮停妥,五官俱全,用不着再介绍。我们的任务是要看住他。这一点却与写小说相同,从始至终,不许人物离开我们的眼睛,包括着他不在台上的时候。能够紧紧地盯住人物,我们便不会受情节的引诱,而忘了主持情节的人。
故事重情节,小说与戏剧既要故事,更重人物
。
在小说中,应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对话,揭示人物性格。
萧伯纳的语言的魅力: 他的人物似乎是他的化身,都替他传播他的见解。
莎士比亚:依据人物的性格,使他们说出提炼过的语言,呕尽心血的诗句
应以写诗的态度去写对话。
带有诗意的语言能够给听众以弦外之音,好象给舞台上留出一些空隙,耐人寻味。
以精辟的语言道出深湛的思想和真挚深厚的感情。
剧本是文学作品,它的语言应当铿锵作金石声。
不借助于典故,也不倚赖土语、行话,而只凭那么一些人人都懂的俗字,经过锤炼琢磨,便成为精金美玉。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喜剧语言,它必须深刻,同时又要轻松明快,使大家容易明白,而又不忍忘掉,听的时候发笑,日后还咂着滋味发笑。
喜剧语言必须馅儿多而皮薄,一咬即破,而味道无穷。
语言的音乐性
。
用文言写的散文讲究经得起朗诵。
意、形、音三者联合运用
朗读自己的文稿,有很大的好处。词达意确,可以看出来。音调美好与否,必须念出来才晓得。朗读给自己听,不如朗读给别人听。文章是自己的好,自念自听容易给打五分。念给别人听,即使听者是最客气的人,也会在不易懂、不悦耳的地方皱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