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课程中,每天下午危娜老师在做个案的时候,我都是在一边哭得稀里哗啦的那一个,却不知道危娜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深深地触动了案主,触动了我,让这个团体的成员得到一次次疗愈。幸运的是,今天晚上听了危娜老师的微课:“穿越生命的两极”,就很好地理清了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这一治疗技术。真是一场及时雨呀!
危娜老师说,穿越生命的两极,非常的简单,非常的细节,只是从刚刚所说的状态。很流动地,滑行道与当下有链接的状态。
听了微课,我自己的总结是: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融合,第二步是分离,第三步是整合。
以老师微课里举的案例为例。
1. 处理紧张的情绪。
比如很多人上台演讲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紧张。我在会心团体里,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参与者,他们会表达自己的紧张,自卑,怯场,以及不够自信,有时候上台表演的时候,有的团体成员,会一直把眼睛盯着地板。
老师会告诉他们,我们并不一定马上就要昂首挺胸,然后口若悬河的,成为一个演讲专家。此刻,你可以一直盯着地板,把头低得更低一些,如果那个肩膀紧缩起来了,就让那个肩膀,保持他本来的样子,缩起来,把刚才紧张状态下说的话再说一遍。
这一步,我的理解就是融合。不仅仅是我的头脑说我紧张,我紧张,而是我的身体整个的成为那个紧张,然后这个紧张的当下,让我紧张说出让我紧张的那个话,把自己的感受、动作、语言……深深地融合到紧张的状态中。
接下来老师邀请台上的表达者表达此刻的感受。
他说这样在表达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安全。老师接着说,好,就带着这份安全,把头稍稍的抬起来一点,看一看四周,不一定要马上去看每一位台下听你演讲的人,你可以与其中一些人链接就可以了;或者只是看看这个会场四周的墙壁。看整个会场,或者整个房间,同时还能看到房间的光线;听到一些声音,比如说,空调的声音,比如说,我的呼吸声;同时我能感觉到我的脚稳稳地踩在大地上。
这是分离。
当他的身体,完全的稳定下来,当他能和身体连接得足够深的时候,再邀请他,把刚刚,非常紧张说出来的那段话,再重复说一遍。
走出刚才的这个紧张,看到当下的呈现,以一个成人的状态,放松的状态,把他刚刚说的话,再说一遍。这是整合。
这样融合,然后分离 ,再整合。在这三种状况的之下,就会慢慢的学会了以成人的状态面对当下。而不是被身体的紧张带走了。
2.处理与父亲的关系。
分享嘉宾谈到她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 ,而她自己也遗传了父亲的暴脾气。
危娜老师说:
第一个环节,可以以一个团体成员的代表,让他成为这样一个极端父亲的角色,透过这样立体的呈现,让案主看到,原来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画面成长的。
第二个环节就邀请案主,也就是当事人,成为她的父亲,去经验父亲那个极端的脾气,去完全的融合、切入到她父亲的身体感觉,情绪感受,去到父亲当时的信念系统之中。当事人经验这样的体会的时候,都惊奇的发现:我从来没有如此的了解过我的父亲。
第三个环节,从刚才的情景分离出来,以当下的身份看我和父亲的关系。案主就 会看到:此刻,我是一个成年人,我还是一个拥有专业身份的人(医生),接受过一些心理学的学习。我的年龄,我的专业身份,我所呈现的社会功能性,还有我现在正在学习和了解的心理学方法。那么多新的资源,可以支持到我不再去重复父亲的模式,做出新的抉择。
2. 处理关于死亡的创伤性事件
(1)处理愧疚感
危娜老师说,我们在死亡的面前,面临的不仅是生命的丧失,我所爱的人,我还需要的人的离去;还有一个部分,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其时,让我们真正的过不了内在这一关的,并不是死亡,也并不是亲人的离去,而是我们的愧疚。(我深有感触)
遇到这样的团体成员,或者当事人,我们就邀请他去成为那个愧疚,让这个愧疚,不仅仅是透过那个语言让他表达出来。
同时还让他感受他的身体:这个愧疚,在身体的什么部分,愧疚带给我的身体什么样的不感觉,此刻我的感受是怎样的?让身体,情绪感受,共同融合进这个愧疚之中,然后,我脑海里浮现的脑海画面是谁?
就这样一步一步,邀请当事人,或者叫案主,踩入这个活生生的,但是还没有完成的画面之中。重新去经历。
然后再进入第二个步骤,就是让当事人走到第三方的位置,看着当时愧疚的自己,然后带着此刻全新生命的资源,那些我能做到的,或者我可以做却未曾做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在这样一个呈现之中,我们可以用更成熟,更多元,也更辽阔的资源,来支持到此刻的自己。
当案主走到第三方的位置,就可以进入一个整合的状态。
(2)处理早年丧亲之痛的重大事件
危娜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向我们展示治疗的过程。
危娜老师小时候母亲去世时,她并不知道,有人告诉她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那个真正的告别没有被完成。后来她一直被那个死亡的恐惧被走,常常会有莫名其妙的要去冒险的冲动。参与的第一个团体治疗工作坊时,治疗师邀请她来处理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就是与母亲告别。
邀请一个垫子成为母亲,然后对那个垫子做情绪上的,身体上的,头脑上的,意象上的链接。完完全全的融入当年的丧亲之痛中。
面对一个年轻就去世的母亲,那时候我的身体是什么个状态?我的情绪是怎样的状态?我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什么?我还没有跟妈妈说的话是什么?
当危娜把这些淋漓尽致地表达完宣泄完的时候。治疗就邀请她成为自己的母亲。完全的去经验母亲当时的身体状况。那些脆弱、痛苦,面对未成年的孩子所要表达的话。当时危娜老师感到来自母亲深深的链接和祝福。
然后进入第三方的观察者的那个角度,看到一个童年时候的自己,当完全的收到了母亲深深的祝福之后,危娜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然后对生命作出新的抉择。
整理完课程内容,对完形治疗有了一些了解。
这次微课,真是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