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八点零三分,我拿起手机打开APP:新一集的奇葩说更新了。
我开心的点了缓存,把手机放在一边,继续趴在桌子上学习。
因为奇葩说,我开始期盼周末的八点。
初次认识奇葩说,是在一节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课程上,年轻的女老师打开奇葩说第一季的海选,告诉我们,那个一脸骄傲和不耐烦的范湉湉,才是典型的艺术型人格。
而在之前的测试里,不知不觉被划分成艺术型的我们,互相看着对方脸上的腼腆,尴尬的不知所措。
从那以后,奇葩说开始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而现在,奇葩说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季,阵容开始变得庞大。高晓松走了,马东下场辩论,导师变成了四位:马东、蔡康永、张泉灵、罗振宇。
我看得出马东对这个节目的认真,奇葩说的体系也越来越完整。
我试着把奇葩说推荐给我周围的很多人,有人因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变成了姜思达的迷妹,也有人觉得乏味,辩来辩去没有结果。
这我都能理解,毕竟众口难调。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奇葩说里新奇的切入点。世间很多事都找不到标准答案,但我们往往站在一个观点上,好奇观点的那一边。
但我更喜欢的,是奇葩说的选手们。
他们都很真实,而且努力。
一开始看见马薇薇,她还远没有今天强大。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期,马薇薇穿着白衬衫,正面看很漂亮,但是镜头切到侧面的时候,背后的衣服鼓鼓的。她说话总是不疾不徐,“对不对”的调子拉的很长,一度我不是很喜欢她的语速,但不可否认她作为辩手的专业。
看到她在奇葩说赛场上的所向披靡,出于好奇,我回头去看了她参加过的超级演说家。演说家舞台上的她顶着西餐厅老板娘的身份,和第一季奇葩说赛场上的她相去甚远。
后来新一季的奇葩说增添了新的血液,脑洞教授周玄毅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我震惊于二人的相恋,也一度以为这是个谣言。
但是马薇薇一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理性明智,也少女温柔。
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马薇薇,只要哪一期有她,我就莫名兴奋。
奇葩说的名字可能给很多没怎么看过它的人带来了太多误解。看到海选上造型奇特的各界人士,看着一言不合就强行爆粗口的新选手们,我感到了浓浓的悲哀。
奇葩说是档综艺节目,但他更需要理性的声音。不要试图标新立异来搏出位,那样可能会火,但过气是必然。
奇葩说海选的时候,淘汰了一个博士后。当时蔡康永想要他留下来,给的理由是:奇葩说的舞台上应该多一点来自专业的声音。
这一点我很赞同。
奇葩说的舞台跟其他的节目从来不一样。虽说是个辩论节目,却从来不会显得死板,也永远不会无趣。我们的精力有限,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容易想当然。我们太需要听一听来自其他人的声音,来充实我们自己。
我很喜欢奇葩说营造的氛围。马东说:我们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这使得新一期的海选留下了很有看点也很优秀的马剑越,使得很多的遗憾得以被挽回。虽然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期望,但也已经超越了其他节目太多。
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使节目变得更好,但是在事实多变的情况下有时也显得过于束缚。我记得以前看小说的时候有个开国皇帝说,国家政权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以后代代传承,即便下一代君主平庸,也可以保证国家不被灭亡。遇见有雄才伟略的君主独裁可能更利于国家发展,但是毕竟当皇帝不用考科举,如果下一个皇帝不够开明,那么权利过于集中只会使这个国家更快的走向灭亡。我不清楚奇葩说能够走多远,他可能避免不了换领导班子或者换策划,一代一代之间的价值观可能不尽相同,我很怕不是马东蔡康永这样的睿智之流,但是我希望奇葩说的这种隐形规则可以永久的流传下去。
以前看奇葩说的时候,总觉得男神女神之类的太过鸡肋,好像是请来的花瓶,有的人随着辩手的言论左右摇摆,有的人始终如一。
但是这一期的男神苏有朋,让我觉得这个位子好像也不是那么的可有可无。他很风趣,也很睿智。懂得切入辩题,也有很强的存在感。印象里的那个有点呆的五阿哥和杜飞,也早已经不一样了。
奇葩说的赛制跟其他节目不太一样,老奇葩们从第一季全都是素人的海选走到现在,多场次的锻炼和阅历,让他们非常熟悉这个节目,也知道节目需要什么。这让奇葩说摆脱了像超女、好声音一样的选手快速过气现象,但也给新奇葩们带来了更艰难的挑战之路。
珠玉在前,难免被比较,被挑剔。
海选的时候看到马来仔,作为颜如晶的队友,他们从马来西亚千里迢迢来投奔,很多人不喜欢,觉得奇葩说的圈子好像变小了,觉得他们在抱团。
可是在看到他们和颜如晶的互动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好想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有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分离?
奇葩说里太多的老朋友。
马薇薇、邱晨、周玄毅、黄执中、胡渐彪,肖骁、大王、刘凯瑞......
如果能有一份事业,让曾经的老朋友们聚在一起,有何不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打拼,偶尔过年回家和同学聚会联系老朋友,三言两语说说近况,以前的各种事情积累下的感情在越来越远的联系中被消磨。总是在认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新人交朋友,成为知己,然后走开,继续交朋友,陷入一种总是没有人懂我的无限死循环里?
如果这个节目适合你我,那为什么不一起来?
如果注定要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成为朋友,为什么不能是老朋友的同事你?
我承认现在的马来仔,颜如晶的队友的身份大过了他们本身的看点。但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有何不可?看看他们能否证明自己,能否适应节奏,能否创造价值?
老奇葩们已经经历了很多的风雨,新奇葩们还需要成长,但愿他们成长为奇葩之王的日子离我们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