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上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应该是什么呢?
是一个很好未来?花不完的金钱?一个才貌双全的男朋友?好像是,又好像都不是。
最后想了想,应该是父母一直的陪伴的吧。
1. 离家千里,你,想他们吗?
昨天晚上,闺蜜给我打电话,说她想家了。我说,那你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回去,问问好,自己也好受一点。她说,不敢,怕自己看到爸爸妈妈就控制不好情绪,不想让爸爸妈妈担心自己,毕竟那么远,他们也没办法赶过来看我,索性就不打,只能找我诉诉苦。
听着她电话那头传来的微弱的啜泣声,我竟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安静的陪着她。
龙应台曾在《目送》里讲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突然想到自己,因为纳新的事情,不得不提前来学校。学校在离家千里以外的地方,妈妈送我去公交车站,一路上不停的嘱咐我,感冒一定记得吃药不能硬撑、早晚带一件外套、不要总是熬夜、要按时吃饭......都是我耳熟能详的话,可是就在我踏上车的那一个瞬间,我竟然连转头去抱抱她的勇气都没有,我怂了,只敢用余光看着她目送我远去,继而转头回家。
终究还是没忍住,一个人抱着她准备好的路上的“干粮”禁不住哭出声来。
可是没办法。路还是要走下去,学校还有一大堆焦头烂额的事情等着我。只能收拾好心情,继续前行。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只是你要记得,风雨再大,还是可以回家。
2. 嘴上嫌弃千万遍的子女,心里还是会疼爱的。
曾在拜访朋友的时候,有幸与之父母聊了几句话,他们说,这孩子现在啊,打不得,骂不得,多说两句就吵架,这马上开学走了,还有点舍不得,你说这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呆着,她能照顾好自己嘛。说着便兀自躲一边叹气去了。
可是我这朋友前几天还跟我吐槽她妈妈,不理解她,恨不得她马上离开家似的。
就比如《都挺好》里面,苏明玉的父亲苏大强,哪怕他对明玉那么苛刻。
说到底心里还是在意苏明玉的,亦或是《悲伤逆流成河》里易遥的妈妈,她把易遥赶出去不让她尽量不让她接触“那些人”,从来都是尽自己的全力护女儿周全。
合格的父母,有哪一个是不爱自己的子女呢!
3.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今天早上,我给我的那位闺蜜发了条消息,问她怎么样了,她回我一句,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想家了,然后哭了一场,现在好多了。是啊,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令人羡慕的呢?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赴天涯,看到妈妈发的消息,一定要及时回复哦。
当我躺在远行的列车上,看着窗边一闪而过的光影,我似乎明白《目送》里那句话的意思了,也渐渐明白,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一场缘分,在这五六十年,或者是七八十年的时间的距离里,我们渐行渐远,一个是走向愈发蓬勃的鲜活生命,一个是走向日渐衰老的风烛残年。没有谁抵得住时间的运转,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愈发短暂的时间里,好好珍惜彼此,仅此而已。